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45|回复: 0

[【读书沙龙】] 我看傅雷的教育观及得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5 1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近傅雷,被他的真诚和追求完美的人生感动,可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孩子的教育。傅雷先生严格、细致、富有原则性、倾注毕生心血教育两个孩子成人成才,他把做父亲当成一门艺术,能拥有这样的父亲真的是很幸运的,我羡慕傅聪傅敏。为了从傅雷的教育观中吸取养分,试着整理傅雷的教育特点,顺便分析下傅雷教育观中的得失。

第一、“傅雷认为教育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

现在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素质教育。他们把识字、写字、做算术题……当早期教育,把孩子送去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为素质教育。却很少想到教孩子怎样做人,有的甚至还以你不读书就要做事,辛苦一辈子来恐吓孩子。傅雷呢,他却从不鄙视任何的劳动者。他说做人做好了,哪怕是个皮鞋匠都没关系,否则就连个皮鞋匠都做不好。傅雷对孩子要求“先做人,后成家”一直贯穿于孩子整个教育过程。他对傅聪的教诲是: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用钢琴语言领悟音乐,从音乐中寻求人的基本价值……如果所有的家长都和傅雷一样教育孩子做人,那我们的社会将是怎样的和谐美好呢。

第二、民族观念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只有真正的民族主义者才是真有骨气的人,而不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或沙文主义者,也不会变作盲目崇外主义者。只有真正懂得,而且能欣赏、热爱本国传统的道德、人生观、文化、艺术的特点,才能真正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而弃其糟粕。

这点是我非常赞赏的,如果都和傅雷一样重视民族气节和骨气,那么崇洋媚外的人就会少很多,那些外来文化的垃圾也不至于流传影响这么大。

第三、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变成字典或书架。

我们读书的目一是学习技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一是从书中吸取精华用来完善自我,修身养性。如果读书只为换来文凭,官位,名声,那真的是糟蹋了“求学”这两字了。


第四、不重分数,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

读了傅雷致成家榴的信,看到他教育观中的第四点突然有个假设,如果傅雷是教育部长的话,那受益的会有多少人呢?现在名校名师都是孩子的分数制造出来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是分数把关。这样的教育体制让孩子淹没在题海战术里,把孩子的快乐、创造力都拿走。大家都渴望成功,更希望孩子成功,而成功的标准就是社会时下的标准,这样,父母、老师都按自己的标准自己的期望要求孩子怎么做,很少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因分数而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更是家常便饭。很多孩子就这样被毁在这样的教育里。叹!



第五、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签名等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严格的不厌其烦的教育孩子。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区区小事,无碍大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时看到孩子不对也不去纠正,有的还觉得孩子“聪明”可爱,夸奖孩子的淘气顽皮。等待孩子不良习惯养成,发现不对时才后悔。许多家长都没意识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其品德形成的基础,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第六、依据孩子不同时期调整教育方法。

傅聪三岁时表现出对音乐的特殊偏好与过人天分。为了让傅聪专心在音乐道路上发展,傅雷把他从小学撤回,由他亲自教语文,其他课程另请家教。十二岁,傅聪进入反抗期,说什么也不练了。傅雷又把孩子送进学校。他把家庭教育当成一门学问在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不停地在反思,还和孩子交流得失,争取到和孩子成为朋友。


第七、言传身教: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傅雷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多来自于身教。这是言教所不能达到的。比如说做事为人的认真。傅雷爱好摄影时,显影药、定影药都是一克克称准,用尺子细细地量照片大小。傅雷爱好养花,他对待每一盆花,都很认真细致,看到有嫁接的介绍,他就自己去实践。傅雷就是这样,他要求孩子做到的,绝对是他自己做人的风格原则。

第八、正确引导,启发式教育。

傅雷认为“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傅雷在教孩子读书时从来不直接讲解,只用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他,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发出许多问题,使他自动发觉他的矛盾。在读书上如此,在面对孩子困惑如叛逆时期,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在人生路上其他问题,他都是这样,正确的引导他们。他教育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地。


第九、惩罚与鼓励并用。傅雷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很严格,也很注重基础训练,对傅聪练琴要求很严格。傅聪练琴偷看《水浒传》被父亲发现盛怒训斥并挨打,傅聪练琴时“既兴演凑”又得傅雷赞赏,并亲自记录给孩子的曲子取名《春天》。

整理完这些后放了几天,一直在细想傅雷的教育方法,有种感觉,傅雷的得也是他的失。傅聪经过严格训练成为钢琴家是用他快乐的童年换取的,那么这种训练中傅聪的音乐天分和创造力有没有受影响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选择权交给傅敏,傅敏会成为什么人才呢?傅雷家书因各种原因没有展现双方当时的真实,书中有的字眼让读者误会,比如傅雷夫人用“你父亲加在我身上的折磨”,傅聪对他母亲说“你怎么和父亲一样罗嗦。”及我的艺术受不了这些。傅雷的后悔自责等。这些字句不能从普通的字眼上理解,傅雷追求完美,坚持原则,把自己过失夸大很多,他时刻在自我反省。不过,不管怎样,我不得不承认,傅雷的严谨,执着有点过度,他追求完美的心让自己很累也累及他的家人。如果没有傅雷的人品和学识弥补他的过失,我无法想象他这种教育的后果。乱谈了这么多,让大家见笑。再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选择傅雷这样的父亲。

(先发出来和大家交流,文章还有待修改,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3-15 1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是中国传统的书香门第的教育方法的典型案例,是好,是坏,只有孩子知道,如果你尝试过,会知道多苦,特别是有家教的特别严格,比如清皇帝年幼教育,对于孩子,童年是痛苦的过程,但将来却可能有益,这是早期教育方法的尝试,很难说是好,是坏,我不知道孩子的童年,痛苦好,还是快乐好,就象安乐死,两难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0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goto1于2008-03-15 11:21发表的 :
傅是中国传统的书香门第的教育方法的典型案例,是好,是坏,只有孩子知道,如果你尝试过,会知道多苦,特别是有家教的特别严格,比如清皇帝年幼教育,对于孩子,童年是痛苦的过程,但将来却可能有益,这是早期教育方法的尝试,很难说是好,是坏,我不知道孩子的童年,痛苦好,还是快乐好,就象安乐死,两难选择.

这都是一个度的问题,很难把握。知易行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6 20:43 , Processed in 0.4177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