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60|回复: 2

[【诗歌】] 随笔《黄花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1 14: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日,石兄在QQ上给我留言,是一个很酷很酷的图片。我不解,遂发了一个带问号的图片,回复石兄。不想,石兄正好在线,他告诉我:他的《黄花赋》付梓子,美中不足的是,在出版社的要求下,小说的后半部动了一些小手术,未能尽了石兄之意,遗憾之情在QQ的那一头飘过来,直袭我的心扉。

在我的要求下,石兄把电子版的《黄花赋》发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很快,我便收到了。感谢石兄,让我免费看他的小说,我很遗憾地告诉石兄,你在书市上发行的《黄花赋》因你的慷慨而少出售了一本,因为我会将电子版的《黄花赋》好好地珍藏!我花了二天三夜的时间,一口气拜读完此文,对石兄油然而生敬意。

小说以大家熟悉的历史大事件为载体,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主线,为我们重温了中国近代史那开天辟地重要一幕。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史料详实而丰富,殊不知,写这样的一部小说是没有多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的,很容易便滑向没有多少内涵的演义式的小说,然而,作者还是穿越了厚重的历史,用现代人的理念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政治倾向为读者叙述了这段历史,同时赋于了这段历史以新的内涵。



小说对从甲午之战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近十余年的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思潮、革命等各个领域。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惊人地相似,其规律大致如下:农民起义,群雄争霸,诸候割据,最后被某个军阀一统,建立新的皇朝。改朝换代的形式非常单一,几乎除了军事之外就没有其它的内容了,然而在上个世纪初的那次改朝换代中,却不仅仅是只有军事这一个内容。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动向对别国尤其是周边国家也能产生深厚的影响。满清政府虽有足以使我们骄傲的乾康雍盛世,但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积弱沉疴,处处受制,饱受它国的凌辱,有良知的读书人在各种思潮的涌入中,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苦苦思索与探寻救国救民之路!这就注定了,这次的改朝换代决不是简单意义的朝代的更迭!

显然,小说的作者他是知道这点的,于是,他的小说就不单单是只从军事的脉络去叙述这样的一个大事件。



这段历史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因此,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下的革命性小说,言情性小说,人物传记性小说无一不是传奇性的,跌宕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上至帝王帝后,下至黎民百姓,也无一不是传奇的经历!这就给小说家们创作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于是,以那段历史为时代背景的小说汗牛充栋,也佳作累累,这就极大地丰富我们对那段历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的了解。

那段历史离我们近也不近,远也不远。有那个小说家敢以正统的历史为素材,真实的人物为框架,写一部与历史完全相符,并能确保没有作者本人对事件、对人物的潜意识的好恶呢?纯历史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截取历史的某一个片断加以叙述,或对某一个历史人物进行传记式的叙述。然,此文却以时间为脉络,人物出场也以此为准,并使用小说所特有的故事结构,将那段的历史的能推动历史的事件的事有机地串连起来!使小说的故事性很强,可读性很强!不会让读者感觉这段历史我很熟悉,故读之无趣!



我不禁想知道,这些堆放在案牍之上的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素材,却是从那搜集来的,既然有这样的途径,也得数年之功啊!



“大江东去,浪涛尽,风流人物。”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书名为《黄花赋》的长篇历史小说,之所以命名为《黄花赋》,我想定与“昨日之黄花”这名话有大大的关联。

这部鸿篇巨著,不仅在文字数量上呈现千军万马之势,且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特别是清未民初史的熟稔。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饱学与独特的心得,并在小说的文本中体现出来,形成了脉络清晰的完整的故事结构。

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个鲜活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是那样贴近我们的心灵。他们依次粉墨登场,演译着一曲曲悲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唏嘘不已,使人阅后总有话说。

今天,我们正处于学术思想比较开明的时代,一种文化思想总有其一席之地,谁也不能垄断,显然,作者是碰上了好的时代,于是,作者笔下的人物便没有了忠与奸的泾渭分明,对历史的事件也无需作立场性的表态。他以独特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书中的历史人物,从普通人的角度进行诠释。如果这段历史不是真实的,如果参与这段历史的人物也不是真实的,我们很难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叱咤风云。

小说文字流畅,一气读来,甚是上口,人物对话方面,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时候时代的人物,知识分子对话时,都是文绉绉的,虽不能完全与那个时代一样,但在称谓上,应该有点区分,如“黄兄”,多半场合应该是“克强兄”。因为那个时代在提倡白话文之前,在“五四运动”之前。



掩卷暇思,少年时的梦,袭上心头,隐隐的一丝痛楚。忆起远去的少年时代,喜欢上了评书,每天午后一点钟,单田芳的评书准时开播,我正襟危坐于收音机前,像个虔诚的基督徒,聆听着单田芳的评书,
尤如聆听上帝的福音。这半个小时的评书,是我一天中最规矩的时候。

在单田芳精湛的技艺中,我对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心向往之,他们是那个时代我的偶像,对这些偶像,我到了顶礼莫拜的地步(就像我祟拜红杏一般),这使我对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类人物的传记小说,看了不少。希翼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走进历史的舞台,成为名垂千史的叱咤风云的人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立志一定有做开国之伟业。

及长,我发现,原来我生逢在这太平之世,要做这开国之伟业,是万万的不能了,总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做个遗臭万年的败类吧。于是我就想,如能让我治理一方水土,做个盛世之能臣也不错啊。
再及长,我这治理一方水土的愿望也破灭了,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我,终是毫无建树,只是把自己的生存能力解决了,而碌碌无为四个字就是我目前最最真实的写照。

近不惑之年的我,也许是真的不惑了,许多的东西已不再执着的追求,更不在意结果会如何,少年时的功利之心已荡然无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4: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啊。我读了一小半了,都是被杂事累的,没法尽性,如能读纸板书就好了,所谓用“黄花赋”下酒也不错呀。

确如楼主所言,这个书是花了大力气的。难得。

不知道删削的是哪些内容啊。很想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2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没有删削的足本,正在红袖那儿连载。不过我感觉还是很简本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0:57 , Processed in 0.4028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