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719|回复: 62

[【时事表】] 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

[复制链接]
cmyabc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5-9 2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师范的命运与中国教师的命运是一致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改革开放为界,在此前以前,教师被认为是“臭老九”,然其“臭”归“臭”,却仍认为“老九不能走”,因此,教师还是受到一定重视的,在“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老人家语)的同时,师范并没有受到触动,照办不误;而改革开放以后,教师则由原来的“臭老九”变成了“算老几?” 于是,师范被压缩——以江苏为例,原江苏师范学院改建成苏州大学,原扬州师范学院改建成扬州大学,原南通师范学院改建成南通大学,如此等等。


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改建成综合性大学所带来一个效应是,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和大学生中师范生都相应降格,随之而来的是,师范生生源和教师素质都越来越差,教师社会地位越来越低。教师、师范的普遍受到轻视甚至鄙视,在大学里则体现在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甚至鄙视,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评职称基本不看教学成果而只看科研成果——轻视教师和师范的作用必然导致轻视教学的作用,在国家则体现在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师和师范的不受重视实质上不过是轻视教育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来重视教育、看重教师,为何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教师的地位会日益下降呢?我从同时期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受到执政者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中领悟到:原来在新中国的执政者看来,教育根本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意识形态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我认为,正是这种认识,才使执政者把教师也纳入政治上层建筑体系的,具体的说,教师被视成为这个上层建筑中的“灵魂工程师”(实为政治灵魂工程师)。而在整个政治上层建筑体系中,教师是处在毫无权力可言的政治地位上的,实为政府中的“无官之员”。教师的这种低微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官本位”社会中,决定了他们既不可能受到政治实权派的重视,也不可能受到巴结政治实权派的平民百姓的重视。这样,教师自然就成为这个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他们除了可以自珍自爱或自我清高以外,谁都可以轻视教师,不把教师当回事,甚至在千家万户都想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龙”或“凤”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一个家长是真正看得起教师的,至多在其子女上中小学期间姑且地抱一下教师的“佛脚”,但到其子女一毕业离开了学校,其教师便成了一杯“凉茶”。


也正是因为执政者一直把教育和教师纳入政治上层建筑范畴,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文革”中,由于执政者高度重视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倒是受到执政者高度重视的,虽然那时教师被批成“臭老九”,却同时还是认为“老九不能走”。然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执政者将其工作重心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了,并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于是,举国上下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发展上了,从而原来被认为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教育和教师,就很自然地被边缘化。执政者只是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上才重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有时自我反省到“教育方面有失误”时,这也不过是意味着执政者认为应该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了。


可以这么认为,什么时候执政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和教师就会受到相应的重视,反之,什么时候执政者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和教师有会受到相应的轻视。从最近三十年来的总体情况看,相对于“文革”来说,执政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一向都是比较淡漠和放松的,这就决定了其对教育和老师的轻视态度。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之所以迟迟低于政府早就承诺过的到20世纪末达到占GDP的4%的水平,其根源实在于此!近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如此之低,这不过是反映了这期间执政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向轻视罢了。


但是,我不禁要问:教育真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吗?对此,笔者曾在《生产关系:现代教育的本质》中指出:教育按其本性来说,首先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教育关系;离开教育,离开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的传授,便不可能进行现实的生产。现代教育按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两个部分:一是“生产教育”,即传授以科技知识为核心的生产知识的教育,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二是“文化教育”,即传授以政治伦理知识为核心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在《科技产权与科技传播:影响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文中指出:在信息时代,作为生产教育之核心的科技教育,不仅本质上属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交往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属于第一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交往最基本的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信息社会首要的产业活动形式,它实是一定水平的科技生产力与一定形式的科技生产关系(科技产权、科技传播、科技产品分配)的有机结合。只有在这种有机结合的关系中,科学技术才是一种现实的产业活动。


这里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无论是“生产教育”还是“文化教育”,就其作为教育者的观念和活动来说,教育无疑是属于科学范畴,又是属于艺术范畴——教育的这种双重性类似于管理(按:管理也是科学又是艺术)。如果承认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的话,那末,就不能不承认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专家群体,从而也就不能不承认师范对于培养教师专家群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专门培训机构,进而也不能不承认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轻视师范教育,本质上就是轻视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取消师范教育,本质上就是否定教育是科学和艺术。而我们的教育如果既不讲科学又不讲艺术,中国教育就要完蛋。事实上,中国教育正在完蛋过程中!而离开了科学和艺术,中国教育则无可救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说得很好

我来讲点我想到的:

【他们除了可以自珍自爱或自我清高以外,谁都可以轻视教师,不把教师当回事,甚至在千家万户都想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龙”或“凤”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一个家长是真正看得起教师的,至多在其子女上中小学期间姑且地抱一下教师的“佛脚”,但到其子女一毕业离开了学校,其教师便成了一杯“凉茶”。】

这里我想很多教师朋友都有这种心酸的感触,但是凡事想问题一定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第一很多老师自己心理上是把学校和自己分开看的,凡事不好的全是学校的错,凡事大义凛然的都在自己这边,但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可以看老师和学校都是一伙的,反正高额交了学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凡有机会就要反攻倒算的,所以学生人走茶凉是人家常情,不要为这种你我扭转不了的事情感慨了

第二学生也是在家长的熏陶下面骨子里是瞧不起老师的,你想他可以花钱进好的学校,花钱请外教帮自己补习,养成的概念就是这个学习是花钱得来的,教师不过也是为了钱教书的,都是钱,有什么高级低级的,自己挣钱了,那就什么都得到了

第三为什么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感恩戴德啊,教师自己尽了本分就够了,学生学习本来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教师就是管这一段,何必把自己感情倾注进去,难道学生将来收益都要分享给自己老师吗?我们会把自己收入无条件分享给自己兄弟姐妹(或者说全给老爸老妈)吗?我想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无条件分享自己劳动成果,就不要奢望学生一个外人一定要永远给你低眉顺眼了!

有时候我感觉教师就像父母(或者部分意义上的父母),付出之后不能期待回报,但是有那么一点牵挂,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范教育,本身也属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以此为本,似有不妥。个人认为,教育之本在人心。人心,是天地良心,仁心和爱心。如果教师整天忙着追名逐利,整天热衷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即使教育制度再完善,硬件设施再齐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个个零件而已!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0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dspcan于2009-05-09 22:47发表的 :
师范教育,本身也属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以此为本,似有不妥。个人认为,教育之本在人心。人心,是天地良心,仁心和爱心。如果教师整天忙着追名逐利,整天热衷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即使教育制度再完善,硬件设施再齐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个个零件而已!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

师范教育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基本是到了一个谷底,那时候培育的大批师范人才到今天是我们教育界的基石,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蔑视老师这个职业,这些师范生饱受歧视和不理解,很多人因为自己考分问题被迫选择师范,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痛苦的时间段,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师范生脱离教育行业,展开了自己新的追求,我祝福他们,因为很多人不是因为吃饭问题而是为了自己尊严而离开(我的几个朋友就是这样离开教育行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到了今天,时间转换,师范成为热门行业,同样吸引很多为了稳定饭碗的逐利的人进来,这个行业也更加兴旺,但是还有九十年代的教训在眼前,有高峰就有谷底,所以平常心吧!师范教育只是教育一部分,他属于材料再加工,至于材料来源,可以很多,锻炼出百炼金刚那是个大系统工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0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dspcan于2009-05-09 22:47发表的 :
师范教育,本身也属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以此为本,似有不妥。个人认为,教育之本在人心。人心,是天地良心,仁心和爱心。如果教师整天忙着追名逐利,整天热衷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即使教育制度再完善,硬件设施再齐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个个零件而已!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

所以应该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之本!
现在我们不是说搞清为什么,才去做什么,而是要作什么,才去说为什么。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7: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师范生在学校里谈爱谈受, 同居的同居的,出去做的也是更多,
哎,就这帮人去教书, 祖国的未来会是咋样,可想而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高论领教了,感谢楼主讨论教育和教师的话题。标题论点本人十分认同,但分析的成因却不敢苟同。按照楼主的分析,中国的教育只要重新祭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魔法大旗,教育问题包括师范教育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哪一天松懈过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精力,以及社会对学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难以找到可以相比的。可悲的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对真正的思想政治本身的含义有所理解的啊。比如有人理解的政治无非是对一种既得的占据统治地位权力和利益秩序的维持,而有人对政治理念解读却是对既得的占据统治地位权力和利益秩序的警惕和监督。笔者以为依照楼主所开的药方,中国的教育依然会在一个桃花八卦怪圈里打转转,包括教育的母体师范教育。

对于教育的本质定性界定问题,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所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范畴的划分,只是某主义经典作家们为了一种理论体系建构的需要。源于近代西方德国思想家们理性主义的思维范式。总是雄心壮志地建构一种系统的内在话语逻辑上前后一贯的庞大宏伟理论建筑,以期终极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在这方面黑格尔这个人从今天看,是一个至今在这方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级大师。其后,无论是否褒贬他的观点,但都可以说是他的学生。当然,许多人还不够格。这种理论思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尽管存在纷繁复杂偶然性,但有种历史理性的规律性在背后起着作用,就是所谓的“理性的狡诈”。至于这种理性到底是什么,各说各的话语。在这样的基础上,打起某某主义的历史理性辩证法登上历史舞台,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掌握历史发展背后的理性是什么,那么历史就会像大自然的地下矿产资源那样,任人利用开采。人类便会利用理性征服自然那样,征服历史和社会,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意义上的终结便是不证自明的了。于是上述所谓的生产关系之类的范畴出现了。但事实上,即使你承认这一对对宏大的范畴在理论上真理性,但在社会历史演化的生活实践中,到底谁者决定谁只有天知道。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所谓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谈不上谁决定谁。正如阴阳、矛盾关系范畴一样,事实上,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说有阴,你必然找出一个对立的阳来;反之,亦如是。事实上,没有阴也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阴和阳,那里还谈得上谁决定谁,谁为第一性问题,就是那么一个事物在那里。

这种理论思维范式带来的人的实践行为后果,势必是忽左忽右。让人在权力者们认定的所谓的理性指导下,狼奔豕突,而不知其真正至所宗。其必然是将所有人当成无知羊羔来领导、来带领、来代表。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改造历史的狂热心态下,将理性结果误置为行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狭隘功利主义盛嚣尘上。至于楼主所言的教育归宿问题,其真正理论宗师应是前苏联的伟大领袖们的杰作。但苏联人对待教师,可没有出现像中国那样情况。那是由于这种功利理性的特质更容易和中国传统的注重“经世致用”的儒家主流文化基因,一拍即合的缘故(这里不便展开)。从而形成这个民族历史罕见的功利理性主义文化特有景观。当下所有教育问题的,可以说是这种文化的自然展示。

再来认识师范教育文化的堕落问题。教育的本性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人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当下人类的美好生活和美好的未来。教育从个人意义来说,个人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的美好;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环境的要求来说,应是使得一个人成为人。教师要使得他的教育对象社会化、文化化,成为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的人,协调离利他和利己的矛盾和冲突(但真如上文所言,真正意义的利他和利己,事实上并不冲突)。教育是超功利的,因为利只是人局限于自我的动物性境界意义上的自我保存的行动追求。利总是自私的。如果谁言说他人的利,群体的利,那则或者说明他在欺骗,或者说那不是利。因为他人的利、群体的利、未来人的利,自己在短期内看不见、摸不着甚或和自我的利发生冲突,故已是义了。教育超功利,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母体的教育,更是超功利的。

全球市场化的遭遇,使得见钱眼开、注重当下和自我的市场成为人类当下新的上帝。市场是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功利上帝。与教育的重视他者和未来的本性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但在当下狭隘功利理性主义者主导的文化中,冲突的结果可想而知。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功效,人们对百年树人的古训弃之如鄙履。学校管理纷纷仿效近现代西方工厂制管理模式,打起科学、高效、定量、统一、划齐的标尺,衡量教师和学生。政府对学校投资,必然拼命向学校索取短期效益。于是什么样的教育能产生最大短期效益的教育,成为最好的教育,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教育,成为政府最乐于投入的教育。而不能产生短期效益的教育,典型的如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也也不会像商人争取短期可观的金钱财富,则备受冷落。一个短视的教育发展理念,培养起来的必然是一个个和一代代短视的人。短视的师范教育文化就这样被制造和复制起来。(本人一个深有体会的例子,在讲柏拉图的理念之鸡的小故事时,柏拉图的观点就曾遭到许多学习西方哲学学生的无知嘲笑。但西方本真科学精神、道德精神的和文化精神却恰恰诞生在这种理念之鸡,而非可见可口的现实之鸡中)

要走出八卦迷魂圈,应重新澄清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为重要的是,教育问题不可能在教育自身系统解决,而是要在文化价值观的内在信念层次和思维层次上得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活动的对象本质是人心,是头脑;教育活动中传承的是文化,是理念,是一个民族自我更新赖以发展的动力。但是这种文化、理念的传承本身不具有自发性和自主性,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以某种形式来实施,即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建立的教育机制。其中的各种活动元素就是众多教育家,学者、和老师。他们可以看做文化知识的搬运工,由他们经过自己的认知、消化和提炼,变成符合第三方建立教育机制要求的营养,输送给各个教育对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育实施者对民族文化、理念的认知应该说是最为准确的,他们真正能够把握“教育”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教育要加“”,因为我觉得它有所区别于我们在第三方建立的教育机体中提到的教育。因为他们在搬运过程中熟知了这些文化理念真正的价值内涵,也就是教育活动本身的目的性。但第三方对教育的关注更倾向于稳固自己的基础和建立的机制。这样就可能在教育机制的目的性与教育实施者的理念之间产生抵触和矛盾。完全按照教育机制的要求去做,这将意味着放弃头脑中已经树立的价值观念;而不按照教育机制的要求去作,这将意味着自身社会价值的减少和丧失,这样一个选择过程对于清醒者来说应该是很痛苦的,甚至会在价值观念的冲突总迷失自己。而我们都忽略的是教育活动对象本身的一些特质。比如人心和头脑也是存在选择机制的,它对于教育系统输送的营养也是有选择权力的。教育者在输送中往往只注意到了文化知识本身,而忽略了人心和头脑也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大大加剧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由于我们缺乏对这种变化过程的研究,我们是无法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建立一个最适合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教育机制的,永远也无法建立。因此,我的结论就是如果第三方建立的教育目的和机制与我们的文化和理念中的价值内涵相一致的话有利于减少教育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这才会真正的让中华民族得以发展!

楼上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0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高为师,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过去的教育体制是不能等同的,过去人们总是把最优秀的学生送到师范学院去当学生,然后在去当老师,现在却是中下等的学生去当老师。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从我是一名师范生为例,本来大学获得了成绩,在毕业后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为什么了,主要是现在社会需要老师的地方却成为当官者的生财的门道。和过去买官一个道理,进去的老师一心想着怎么搞钱,那个还去管学生,一个班上50个学生总有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当前国家重视教育,但是看看教育的人,真的是很伤心。大学我学的是体育,本来社会给我们的空间很小,但是体育锻炼却摆在当前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是口号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有的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其他科目的老师来担任,中国人的体育能强吗?不能,来自中小学一个普通体育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07: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精力,以及社会对学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难以找到可以相比的。】

对这段话有点小意见,西方是通过社区教堂参加活动来对多数本地居民进行思想教育的,这个时间和精力消耗从小到老,每个周末都要进行(很多宗教社团享受税收优惠或者捐助优惠的待遇),看过一个资料:美国华人的回忆录,他这个社区每周都有不同的宗教团体来游说他参加活动,并且许诺了各种优惠!这上面耗费的时间金钱也不会少,因为美国各家居住距离很远,拢在一起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且这些宗教活动派别不一,体系繁杂!!!

就基本意义上说,这些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大家稳定的安全的需求,而且确实达到了部分目的,毕竟一个政府首要的任务是保持发展和安定,我们不希望像上个世纪1949年以前那样,整个国家都处在战争状态,很多战争不是我们挑起来的,而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所以抗日,反击外来侵略!

就这个安定安全的需求上面来说,我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为了我们自己生活安定,我们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教育!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0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为了我们自己生活安定,我们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教育】
老百姓徐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呢?,对于底层的生活民众,以食未天的时候,他需要这种精神食量吗?政治教育是为一个阶级服务的,如果这个阶级能代表底层民众,那么他们的利益诉求应该是一致的,老百姓所需就是该阶级所需,老百姓所想就应该是该阶级所想,那为什么还需要政治教育呢?老百姓思想不够开化需要教育吗?老百姓的认识不够深刻而要实行教育吗?那么在抗战的时候,老百姓也不懂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是该阶级就应该先对老百姓进行教育呢?退一步讲,全国的胜利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根本做不到的,那么老百姓是不是在建国的时候,思想政治水平都与该阶级保持一致了呢?当然不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党做到了宣传和做出了事实,让贫苦的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处!要说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老百姓有什么理想,自由、平等之类的都是扯淡,趋利是他们做出选择的唯一理由。现在仍然是这样,从来就没有变过。真正需要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永远都是圈子里的人,而不是平民百姓!老百姓永远都不需要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安居乐业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8: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pcan

咱们都看过潜伏吧?

余则成说得很好,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国家,至少要有自己的信仰和政治主流思想,这同样需要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而且主流精英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所谓领头羊效应,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这些政治优秀人物是我们民族的信仰和行动的指路者,而高校人才是我们民族中间优秀人才汇聚的地方,这些高等人才更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为民族撑起自己的脊梁和贡献自己的心力

精英这点上不妨看看英国,英国普通民众一般是被新教日常活动覆盖,高级精英接受大英帝国的精英教育和政治传统熏陶,形成一个精英说了算的社会,这个社会民众不关心政治(也没有资格,没有所谓爵位),英国精英则掌握所有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大英帝国服务,但是一个精英也是要接受严格的政治训练和培养的!

就是所谓在什么位置贡献什么力量,这句话我想英国是这样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8: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guanningjun于2009-05-11 01:02发表的 :
学高为师,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过去的教育体制是不能等同的,过去人们总是把最优秀的学生送到师范学院去当学生,然后在去当老师,现在却是中下等的学生去当老师。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从我是一名师范生为例,本来大学获得了成绩,在毕业后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为什么了,主要是现在社会需要老师的地方却成为当官者的生财的门道。和过去买官一个道理,进去的老师一心想着怎么搞钱,那个还去管学生,一个班上50个学生总有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当前国家重视教育,但是看看教育的人,真的是很伤心。大学我学的是体育,本来社会给我们的空间很小,但是体育锻炼却摆在当前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是口号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有的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其他科目的老师来担任,中国人的体育能强吗?不能,来自中小学一个普通体育老师

您说的有道理:

过去师范口没人去,所以需要老师的地方都是需要动员或者强派,很多师范生往往是到了学校就教书几年就流失了

现在是师范口是大热门,教师名额是N多人争抢,所以潜规则盛行也很正常了,这样说明教师现在吃香了,好事情了,对师范生更是很多好处了(起码正牌,硬气)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8: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henry2000888于2009-05-11 18:19发表的 :
dspcan

咱们都看过潜伏吧?

余则成说得很好,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

我不知道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建立信仰。于泽成确实说的很好,但他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并不清楚组织和信仰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当他请求组织找他老婆时,组织的态度让人愤怒!在组织眼中,他或许就是一个工具而已。或许可以进一步推想一下,当若干年于泽成回国,找到翠屏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一段荣光的日子,但必将倒在大革命的红潮中。因为他会发现自己的信仰到头来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恶毒的人怀着“你在国民党吃香的喝辣的的,玩女人,老子倒在后面受苦”的阴暗心理施以种种暗算。那是很有可能的,我从不怀疑人性在那一时刻回归兽性的可能。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要建立信仰我就无法在危险的环境中前行。我只能依赖国家给我建立一种机制,确保我的努力与为民族、为国家贡献价值相一致,否则国家怎能期望我一个平民百姓担负起养家糊口还有奉献国家的责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是来自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力量的信心,信仰来自于受教育者对自己母亲祖国的无条件的感恩和回报,信仰来自于对自己的信心和祖国宏伟壮阔的变化后对自己和族群的确认和信任!

余则成生活的不是正常环境,这种连睡觉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时刻戒备的生活是不能有太多所谓情感因素的,所以我们要理解为了他自己的安全,他的上级是暂时不会让他做暂时无力做到的事情的!我相信为了纪律,很多余则成的自己秘密都要被保守或者沉默的

【我只能依赖国家给我建立一种机制,确保我的努力与为民族、为国家贡献价值相一致,否则国家怎能期望我一个平民百姓担负起养家糊口还有奉献国家的责任呢?】

这种机制建立与否和我们是否奉献自己贡献是两回事,我们对祖国的奉献很多时候要求我们无条件的,至于祖国做得效果如何,这是历史来做判断和选择,正如抗战八年,国民党失掉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优势,而组织更好战斗更坚决的中国共产党最后坚持到了胜利!我们的祖国还是在依赖自己的力量站立起来,重回大国阵营

原先看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文章说过:自有史以来中国是唯一一个在二战后重新崛起的历史文明古国,这个中华文明不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2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看了《邪恶力量》第四季,我非常喜欢这部美国连续剧。其中一集就谈到了信仰问题。这一集中说一个基督徒三口之家,男主人非常信仰上帝,上帝派来的天使选中了他的躯体作为天使的容器。然后他听到了天使的召唤,并按照天使的要求去做,向家人展示了神迹,让人惊叹。可这打破了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这让他的妻子非常惊恐,以为他得了精神病。他与天使定下契约,他成为天使的容器,但天使必须保护他的家人不受妖魔的侵害。然后,犹如被洗脑了一般,对家人完全没有了感情,即刻离家展开了除妖除魔的生活。在他经历一连串遭遇变成正常人回到家庭的时候,妖魔为了打探天使的秘密而要伤害他和他的家人,但天使没有出现,最终是DEAN俩兄弟解救了他的家人。最后危急时刻,天使附在了他女儿身上消灭了妖魔,但他却受到重伤就要死了。天使很仁慈,赐予他天国的永生,享受极乐。而他女儿将作为新的容器。但他作为一个基督徒,一个无比信仰主的人,却放弃侍奉上帝的机会,要求天使放过他的女儿,重新附在他身上,甘愿听从天使的调遣。这是一种让人思考的结局。他那么信仰上帝,为什么最后却不愿让女儿走自己的路呢?这种前后对比发生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呢?我没有作太多思考,但我想他或许是明白了信仰和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生活可以没有信仰,但信仰必将改变生活!我们永远也无法期待一颗过着没有信仰生活的心,在获得信仰后仍然继续原来的生活。否则,那就不是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恶力量》第四季
这类美国商业运作的电视剧一般都是专门的写作班子,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思维套路和程式化的动作给美国人民宣讲基于传统的新教类似的宗教价值观或者传统的价值思维模式,所以我觉得这个结局安排:

第一是为了让这个系列继续往下走
第二宣传除了信仰还有亲情,还有对子女的爱和对自己选择后果的救赎

这样的信仰是快餐文化肥皂剧的信仰,当然美国也有值得我们钦佩的信仰案例!

信仰和生活的关系,犹如那个犹太故事里面天上的星星和脚底的烂泥这样的关系,可是谁都不能禁止任何一个卑微的人仰望星空!

人类生活所以丰富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的信仰是不同的,有九天之上的信仰,也有浅吟低唱的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永远都不需要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安居乐业的环境!】

可是有思想教育不是可以造就更多就业岗位,印刷或者活动又可以拉动内需啊

老百姓需要安定的环境,可是这个安定环境要靠硬实力和软实力维护,而思想教育就是属于软实力的范畴

很多人大概现在已经不读唐诗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们那样时代的事件离我们还不远,不靠思想教育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抱团维护我们的国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07: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henry2000888于2009-05-11 23:00发表的 :
【老百姓永远都不需要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安居乐业的环境!】

可是有思想教育不是可以造就更多就业岗位,印刷或者活动又可以拉动内需啊

老百姓需要安定的环境,可是这个安定环境要靠硬实力和软实力维护,而思想教育就是属于软实力的范畴
.......

呵呵,靠思想教育拉动内需,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老百姓实惠也确实有可能,但这种效应是隐性而非显性的,大概没有几个老百姓一听到要教育他们就表现出欢天喜地,会想到这有可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利益,大家只会注重显性利益。如果他能想到这些,他就不是老百姓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说思想教育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那他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呢?告诉他们我们才是你的救命恩人,我才是你的代表,你要踏踏实实干活报恩,你没见若干人都在奉献自己吗?除此之外,还要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要老老实实,不要违法乱纪吗?显然这是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强化。这大概不算是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可显然后者对维护安居乐业的环境作用更大一些。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教育。

或者我们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就像寓言“盲人摸象”那样,我们由于层次、高度的原因,永远也无法看清问题的全部和本质,但我们的争论或许多少能让旁观者知道我们错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0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dspcan

不错您是从实用的角度看思想教育问题,可是有什么能替代这个思想教育的温和的包容的工具吗?

西方光一个上帝的信仰就分成几个大流派,期间还有很多小流派,大家拿得都是圣经

就说西亚那边也是一个经书,两大教派,还有很多小的流派,

大家都视彼此为异类,互相在言论上争辩,当然某些时候还有肢体冲突

所以我们不能光从百姓欢欣鼓舞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个和谐的环境是要依赖我们的政府组织还有政党组织和许多配套的东西来构建的,让我们和下一代都知道这点是必要,西方也做这样的工作,所以不能从好恶来断定一个长期的措施有无作用!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更好更优秀的办法也请您和大家一起商量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7 11:40 , Processed in 0.41029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