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465|回复: 178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2 16: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3-23 15:14 编辑

      为感恩园地重生,今天开帖以纪之。声明一下,我这个帖子里的书都是我看过的纸质书。

      在园地关闭的日子里,读书的脚步没有停歇,也不想停歇,“书中自有黄金屋”,我非常赞同,也受益匪浅。

      前段时间,我一直陪小侄子看注音版的童书,当时只是一种亲情所致,没成想,侄子看书的效果竟然不如我了 ,我才发现原来这些童书的内容虽然简单(我一直觉得这些童书太小儿科了),没想到我一旦看起来竟然也难停下来了,是年龄的问题,还是我的心态,“返老还童”?不觉想自嘲一下。

      最早看完的是一套《昆虫记》,哪个出版社的不记得了,法布尔先生这套插图注音版的书,是10本,讲了10类昆虫从生到死的生活史,内容非常幽默、风趣、简单、明了,我都似乎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跟这10类昆虫面对面。蝉、蚂蚱、螳螂、圣甲虫、粪金龟、蟋蟀都是我们熟悉到无以言说的,可是书中的内容,我却感觉怎么像是第一次才知道呢。是我太缺乏生活常识,还是我太不在意这些跟我们亦师亦友的朋友们?看完那一套注音版的书,我非常不过瘾,手里还有给孩子买的青少版的这本书,竟然难以忍耐,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也算是好多年没有体会到的一种废寝忘食的境界了。“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了。这本书的内容就丰富多了,虽然依旧有不少的简化,但是读起来终究让人觉得能更深入更贴切些,我写到这里就是想把自己的感受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或许有点自我陶醉,无妨,书是没有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喜欢呢,就握下手,不喜欢呢,就跳过,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看纸版的书,手与书页的亲密接触,会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心灵感应的,至少我是有一种这样的幸福和满足感的。

      春天来了,读一读《昆虫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不管读过与否,我个人感觉,这个时节非常适合再重温一遍法布尔的《昆虫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5: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把《昆虫记》算做2017年读过的第一本书,接下来要写的就是第二本书,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的内容就不多写了,估计朋友们一般都读过,至少一遍,我是看过好几遍了,对于一些经典书目,我总觉得会百看不厌的,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倒是对故事的内容反而关注的不算太多了。我越来越喜欢鲁滨逊的性格和精神,是那种不安于现状,不安分守己,面临险境仍能自救,不放弃不妥协,这种人生观很值得我去学习。原本生活境况不错的他,非要去冒险,当然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冒险刺激确实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心血来潮过后呢?后悔?不后悔?那就难说了。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非常为鲁滨逊担心,他遭遇到太多的凶险,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跟神话故事一般,但是这故事却总让人又觉得是真实的,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为鲁滨逊担心,为鲁滨逊祈祷。然而,看着看着,似乎是吉人自有天相一般的,他都能遇到贵人相助,那一刻,我又觉得,这份离奇的生活经历,或许只应天上有吧!心情也会莫名奇妙地跟着喜、悲、激动、感恩。其中尤其看到鲁滨逊祈祷上帝的那一幕,我似乎也宁可相信这一切真是上帝的眷顾了,尽管我没有什么信仰。

      不管前面鲁滨逊经历了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一切都似乎归于宁静了,他在巴西的种植园让我非常向往,假如给我一片这样的乐土,我是否还会继续去冒险呢?这就是我所以平凡的原因所在了,所以我成不了鲁冰逊 。鲁滨逊的再次远行,让我更加喜欢他的不安分和胆大,尽管为此他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这代价绝对不是常人能付出得了的,也正是这可谓空前绝后的冒险,我们才有幸能读到如此扣人心弦又让人牵肠挂肚的经典故事。孤岛上的28年,这该是多么漫长的岁月!试想一下,让我们一个人,过上一天,大家会是怎样的感受呢?一个月,又会如何?那么一年呢?不知道能有几个人能忍受这种冷冰冰的孤寂日夜。所幸,鲁滨逊还有一只鹦鹉,还有一条狗,还有一只猫,后来又靠鲁滨逊自己的努力,野羊被驯化可以相伴,终于岛上慢慢变得像个家的模样了,尽管人只有他一个,生活条件的改变确实应该好好叩谢上帝。

      野人相食不再是传说,那是鲁滨逊的亲眼所见,那一幕估计会给人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迹。星期五的收服对鲁滨逊来说简直是上帝垂怜,终于可以有人说说话,虽然沟通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鲁滨逊来说,再大的困难他都已经克服了,剩下再大的困难对他来说都已经是小菜一碟。星期五和正常的人来做个比较的话,我实在是太喜欢星期五了,他是如此的善良和忠诚,没有一丁点的自私和邪恶,这才是人性最原始的美。

      尽管故事的结局是众望所归,但是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坚信和肯定,不管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应该用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相信生活中的美永远是永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3-24 09:13 编辑

        第三本书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译林出版社的。

        这部小说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作者借助霍尔顿·考尔菲德的生活经历和对外面世界的茫然、渴望、无助、困惑来向我们展示出青春期所遇到的种种难解之谜。书中作者笔下的霍尔顿·考尔菲德张口混帐,他妈的,一开始看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不太适应,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他妈的一出口,果然让人觉得特别痛快淋漓,也轻松自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自由的呐喊,也是一种渴望被理解被关爱的呼喊,是寻找单纯、真诚、善良、理解的理想王国的意愿,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霍尔顿·考尔菲德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太少,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青春期孩子面临的最危险的心理危机。霍尔顿·考尔菲德的父母给他频繁地换学校,让霍尔顿·考尔菲德对人生渐渐失去了珍惜,他抽烟、喝酒、不好好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看到这里,我的心非常难过,替霍尔顿·考尔菲德为代表的孩子难过,更替霍尔顿·考尔菲德父母为代表的父母们悲哀,这原本是个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正确引导,没有过不去的坎,可是这个故事却带给我们很重的心理负担,同时也给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敲响了警钟。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绝对要引起我们正视和重视的。

        霍尔顿·考尔菲德常常想起死去的弟弟艾里,书中讲到人们在雨天去墓地里探望逝者的那一幕尤为深刻,为什么人们总是在星期天带上一束死去的人并不需要的花来看望已故的亲人呢?这不仅仅是霍尔顿·考尔菲德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为什么要选在星期天而不是在忙碌的星期一,因为他们只有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才会想起要去墓地里,那种虚情假意已经成为了大人们习惯性的意识形态,而这些在孩子单纯善良的眼里实在是太难理解,这也就更加大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迷茫和困惑,谁能给他们解答,谁能给他们关爱呢?没有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成长。

        一开始霍尔顿·考尔菲德对自己的哥哥是那么的崇拜,当哥哥去了好莱坞后,他跟哥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他觉得哥哥也变成了跟其他人一样虚伪做作的,这让霍尔顿·考尔菲德感动痛心和难过,也让他变得更加孤独和无助。

        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小妹妹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所在了,小姑娘对他的崇拜和爱戴让他终于放弃了要离家出走,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又会怎样呢?他继续茫然着,就像霍尔顿·考尔菲德所说的,在还没做一件事情之前,又怎么会知道将来会怎么做呢?霍尔顿·考尔菲德经常会想念起跟他一起相处的同学,不管他称呼他们是混蛋,还是在讨厌他们,会想念别人的人就是有良知的人,懂得表达感情的人就是感性的人,也是善良和纯真的,不管这部小说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我看过之后,总体上的感觉是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一定要用心去跟孩子们交流,要尽量拉近跟孩子的心理距离,对主人公的悲哀我无能无力,至少我能去尽力做到要好好善待孩子,要跟孩子交朋友,让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能少走一些弯路,过得轻松愉快一些,这就算是读这部小说的最大收获了。正如霍尔顿·考尔菲德所希望的那样,我也想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是一种田园质朴的生活,有一群孩子陪伴在左右,只有天真、善良、自然、亲切,那才是最美好、最理想的生活,希望总是美好的,愿每个人的美好梦想终能成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5: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就算是第四本书吧,我看的这套书共9册,当年明月先生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看到这里,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过,更不知道大家对这套书的评价如何,我这里只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得到书友们的讨论,但愿别无人问津......

        其实读这套书不是我的自主意识,是孩子的历史老师推荐的,还有一套《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下面再单独去写。我个人对历史确实没有太多的兴趣,提起历史,想起当年的历史成绩,那才叫一个惨,真的不愿意去回想关于历史的那些事儿,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这套书,觉得对孩子学习有用,这样的书值得去买。没想到,一看到这9大本书,我是真的有些震惊,读完这些书得需要多少时间啊,这可是关于明朝的历史书,我打怵了。可是,当我闲来无事的时候,翻开第一册,我竟然难以停下来了,这可是我看历史书从未有过的情况,我被作者的笔调给深深吸引住了,这还是那个我以为的最黑暗、最难以琢磨和难以置信的明王朝嘛?别的不说,单单一个魏忠贤就够让人痛心疾首的、朱棣夺了他侄儿的皇位、明朝的文字狱、于谦、文天祥、戚继光、袁崇焕等等、吊死在煤山的崇祯帝?对这些历史人物我大概还有点了解,但是看书中所写,有太多我不知和错知的地方,而且作者所写还有很大的幽默成分在其中,明朝第一次在我的眼中大放异彩,原来朱元璋并不只是我们所知道的要饭皇帝,他的雄才伟略值得我们敬仰和崇拜!当然17位帝王肯定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色,能在作者笔下,把每一位帝王都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就如同跟我们在聊天一般,在一种既让人感叹又让人崇拜或痛恨中,所谓尽显“英雄本色”,每一位出色的皇帝后面接下来总有一位让人出乎意料的怪才诞生,这或许就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之常情?

        300来年的明朝,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长久的朝代了,这期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起起落落也可谓惊心动魄,不管历史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已经成为过往,是该感叹一个全新王朝的生死轮回,还是该感叹岁月无情,留得青山在,真的有柴烧吗?王守仁(阳明心学)的理论到今天是否还是那么辉煌璀璨,一位集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文人竟能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壮举,真个是历史自有评说。我个人是非常崇拜王守仁的,也许是那么一份执着。如他“格竹”,还是那份运筹帷幄的韬略,也许都不是,就是一份盲目的崇拜,是心甘情愿的。而张居正的伟业呢?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对张居正此人,我倒没有太多的个人感情,或许我对政治太无知。忽然想起了海瑞,海瑞的清廉似乎是我对海瑞的最初最终印象,然而看完这部书,我突然发现,海瑞怎么那么不近人情,竟然能把自己的女儿给饿死,他简直就是一个病态的人,太不近人情,太疯狂不可理喻,我不喜欢这样的人,真的不喜欢。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位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这就是历史的悲哀,就像历史上很多皇帝,宋徽宗原本应该执着于他的丹青,李煜更应一心赋词,硬赶鸭子上架,非要朱由校去当皇帝,简直就是拿国家社稷当儿戏,虽然有太多的感动和感慨,我还是觉得朱由校其实也蛮可怜的,当然我同情他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喜欢他的执着和忍耐,做人难,做皇帝其实也是真的很难很难的。

        我个人感觉这套书,确实很值得细细品读,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15: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对我的感触非常大,思来想去还是应该在这里多写一下,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更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详细记录下来,方便以后书不在身边的时候,还能有个可供翻看参阅的精神寄托。这套书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纸质版的图书。

        【第一部】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单从这一部的序言而言就勾起了我的些许兴趣,看看这部被孩子的历史老师如此郑重推崇的书,究竟会带给我怎样的明朝心结呢,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希望能让历史在我心底的阴影淡去,也能让我对历史刮目相看。

        序言:竿头添彩,后出转晴----图文版《明朝那些事儿》赘语(作者毛佩琦)

        其中这几句话给我的感触比较大:历史本来很精彩,就看怎么写了。历史书写好了是不会缺少读者的。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布帛菽栗,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内心,历史就活了起来。是啊,让历史活生生的站在我的面前,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心灵旅途和感受,我想慢慢走入明朝的世界了,看看那些我所知道不知道的历史往事。历史是可以不断挖掘的智慧宝库,能在慢慢品读中得到一份新的感悟,就是作者的成功,也是对我这种对历史无知人的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感谢作者的倾心力作。

        引子:这一段文字简短却非常精辟,这部书的内容是描写的正史,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文中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历史本身是很精彩的,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这部书不算是小说,也不算是史书,算什么体裁呢?或许体裁在这里真的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让人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能觉得好看就足矣!(在我看完这部书后,我的感受是作者真的做到了,我发自肺腑地感谢作者带给我的不一样的明朝领悟!)

        正如作者所写:好了,就此开始吧!

        第一章:童年(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看完这份档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挺有趣的,是这份介绍有意思,还是作者的描写有意思,反正我是觉得带劲。下面还有一张插图,算是历数了朱元璋的主要工作经历,看看也蛮有意思的。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1398年死。
        
        看到朱元璋家的名字,我只想笑,再看一下作者的解释,哈,这书有意思。朱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朱元璋(朱重八)。原来元朝时期,老百姓多以数为名,太祖如是,大将们也不例外。如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汤和的曾祖父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不一而足。是不是觉得特别可笑,我是已经笑出声来了。

        除了这些名字的可笑外,这一章也介绍了朱元璋的童年生活境遇,在当时元朝末期的残暴统治下,汉族人民确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能吃饱饭就应该叩谢上苍了,哪里还能管自己叫什么名字,看到这里,我的笑容已经僵硬在脸上,心里有的只是一份同情和痛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5: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继续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二章:灾难(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地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都祈求到了,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这一章是从元至正四年(1344)讲起的,两件事,一件是黄河泛滥,一件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的瘟疫和旱灾。天灾对历朝历代都是毁灭性的,这一年同样不会出现例外,如果非要说有例外的话,那就是经历这次天灾的人里面,多了一个朱重八。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了。此时,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倒插门去了,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再没有其他成员了,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了!此时的朱重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唯一的宣泄方式只是痛哭,哭完了呢,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埋葬自己的父母,他一无所有,只有去找地主刘德,求他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份上,找个地方埋了他爹。然而,刘德拒绝了他,原因很简单,你父母死了,关我何事,给我干活,我也给过他饭吃。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用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埋葬自己的父母。可是天下虽大,却没有一块土地是属于他们的。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实在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了父母。前面已经提到,面对灾难,朱重八唯一能做的便是祈祷,然而祈祷的结果只是让他失望,于是他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于是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起来,如此的痛苦,没有将他击垮,反而使他从脆弱变到坚强,为了能有口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到这里我才彻底明白了朱元璋当和尚的具体经过,他选择的地方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皇觉寺。等到真的做了和尚,朱重八才发现,原来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而且这些和尚都有自己的土地,还能结婚,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看到这里,也让我对和尚的认识和理解上了一个新台阶,原来和尚真的也分三六九等!尽管朱重八任劳任怨地干活还会受到打骂,但是对朱重八来说,他已经能吃饱饭了,这就够了。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就这样开始了,命运之神竟然向着朱重八微笑起来了,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这可是地球人都明白的道理!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对朱重八而言,只有失去了一切,才能使他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这里有一个插图,介绍了朱重八做乞丐的业余收获,我感觉很有必要在这里纪录下来。

        对于当年做乞丐的朱重八来说,他从以下四个方面应该是收获颇丰:1、组织方面,他加入了当时的革命团体----明教。2、人脉方面,他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3、见识方面,他有机会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4、意志方面,他变成了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收获,不难看出,朱重八和别的乞丐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而且最后一条,应该是朱重八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获,相信经过长期的困难生活,朱重八的意志得到了最重要的锤炼,相信他一定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正如作者所写,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就在某个痛苦思考的夜晚,他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来源,只有心的强大,才是人真正的强大。

        朱重八离开了他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他仔细地回忆了这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的得与失,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相信此后的朱重八一定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开启自己的新生活,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宿命呢?我要继续读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6: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4-13 11:04 编辑

        继续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三章:踏上征途(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

        这里有一幅插图,向我介绍了,元朝的灭亡之路,也就是压倒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初四(够详细),妥欢帖睦尔(元朝最后一个皇帝,被朱元璋称为顺帝的)正式批准治河(治理黄河),征发民工二十五万,军队二万人修治黄河,官员接机克扣拨款,勒索民众,管河务的修河工钱、民工口粮、工程费用......谁不狠狠赚一笔,其他官员,修河堤,不想去?交钱就行,在这种情势下,至正十一年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等聚众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拉开序幕。尽管他们的起义方式跟陈胜吴广起义没啥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在史书上,将永远记录着: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关于这个起义,我还是记得的,也算了历史没有彻底白学的一个见证吧!

        在当时的元朝统治下,人是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1、蒙古人是地位最高的统治民族;2、色目人是指蒙古人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3、汉人是指原来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也包括较早被蒙古征伐的云南、四川地区的汉族;4、南人指南宋境内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地位最低。而更令人痛恨的还是法律规定,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后者不得还击、报复。看到这里,可以设想一下,当人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自然就成了唯一的道路,为了生存,必须反抗!

        这里有一幅插图,元末农民起义主要人物关系图:分红巾军系统和非红巾军系统。

        红巾军系统又分为北方红巾军、南方红巾军、北琐红巾军、南琐红巾军。

        北方红巾军这一派里,比较复杂一些。1、刘福通和韩山童为首的,起义时间是1351年5月;起义地点是颍州(今安徽阜阳);旗号是复宋。旗下悍将是杜遵道、罗文素、韩咬儿、韩兀奴罕、毛贵、关铎等。2、韩林儿又称“小明王”,称帝时间是1355年春,国号是大宋。郭子兴、孙德崖起义时间是1352年8月,起义地点是濠州。郭子兴的义女嫁给了朱元璋,称帝时间是1368年,国号大明,旗下悍将有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李文忠、邓愈、付友德、沐英、康茂才等。

        南方红巾军这一派里,邹普胜、徐寿辉、彭莹玉、倪文俊起义时间是1352年8月,起义地点是蕲州,旗号是摧富益贫,国号天完。部将陈友谅称帝时间是1360年,国号大汉,旗下悍将有陈友仁、陈友贵、张定边、张必先等。

        北琐红巾军这一派里,王权、张椿,起义时间是1351年12月,起义地点是邓州。

        南琐红巾军这一派里,孟海马起义时间是1352年正月,起义地点是襄阳。

        非红巾军系统里有两支,一支是以方国珍为首的,起义时间是1348年春,起义地点是台州黄岩。另一支是以张士诚为首的起义时间是1353年正月,起义地点是台州,国号大周,旗下悍将有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李德开等。

        看到上面这些起义的队伍,我也大致了解到在当时元朝的黑暗统治下,真正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地步,在这四面起义的氛围下,还在寺庙里撞钟的朱重八又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局面呢?他是个正常人,在经历了死亡和恐惧的折磨后,他不会莽撞也不会心血来潮,他需要权衡利弊,为自己以后的生活着落找到一个归宿,这归宿是什么呢?应该说是在朱重八迷惘、困惑的时候,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信是他的幼年朋友汤和写给他的,信的内容是说汤和已经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后,把信烧了,因为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军的心理准备,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他看起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就这样,朱重八被逼上了绝路,他前面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不继续守在寺庙里,要么逃跑,要么造反!面对这突然的变故,朱重八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他去问周德兴,而周德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建议朱重八算一卦,看看这三条路走哪条能活命,虽然这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当时估计这也算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了。算卦的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无妨”----逃跑、待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忍无可忍,那就反了吧!就这样,阴错阳差,汤和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是天意还是命运,鬼才知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5: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四章:就从这里起步(朱重八将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

      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濠州城被元军已经围了很久的时候,守城的士兵抓住了一个奸细,这个奸细声称自己是来投军的,估计大家猜猜也能猜到这个人是谁,对了,就是朱重八。就这样朱重八被带到了郭子兴的面前,经过问询,郭子兴认定朱重八确实是来投军的,在大军被围的情况下敢于来投军,此人让郭子兴另眼相看,并且郭子兴听说朱重八是汤和介绍来的,就更加相信朱重八确实不算奸细,他对朱重八的印象极深,于是就把朱重八留在身边,做了他的亲兵。在这里很有必要介绍一下刚入伍的朱重八的表现,他比起其他士兵来说,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朱重八有了很高的威信,又加上汤和的帮忙,在朱重八当士兵两个月后,他被提拔为九人长,这也是他的第一个官职。应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的日子相信朱重八会越来越如鱼得水的。

      在给郭子兴当亲兵的这段日子里,朱重八很称职,他从不贪图财物,得到赏赐也是分给士兵,由于他比较有天赋,又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比较准确,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智囊,就这样,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渐渐重要起来 ,应该说,这一切都为以后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朱重八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

        特别提到了汤和,在军队中,汤和算是一个奇怪的人,他职位比朱元璋高,但是对朱元璋却很尊敬,这也许就是汤和的聪明所在,他相信朱元璋远非池中之物,也正是有了这份独到的远见,才得以保全汤和的后半生,使得他能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

        在军队里,朱元璋娶了老婆,她就是后来为我们所熟知的马皇后,他是郭子兴的义女。对马皇后,这里也有一个插图,需要记下来。第一夫人马皇后,是郭子兴老友之女,朱元璋第一夫人,绰号大脚马皇后。用三好来描述可谓恰如其分:好妻子----马皇后和朱元璋是标准的患难夫妻,朱元璋被郭子兴关禁闭期间,是马皇后送的饭,朱元璋和郭子兴闹矛盾,是马皇后说的情,朱元璋大战,是马皇后保管的军队文书。好皇后----作为明朝第一贤后,马皇后做过的好事那就多了,好几位差点被朱元璋处死的大臣都是被马皇后“刀下留人”的本事救过来的,如果说朱元璋后来有滥杀无辜之嫌,那他的老婆便以仁德著称。好母亲----马皇后是个实在人,对子女也要求他们生活简朴,用功读书,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二十多个养子,全部对她尊敬有加。

        都说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果然,对朱元璋来说也差不多,有了老婆,有了家的温馨,一生中能有多少幸事可与此相比,有,朱元璋已经升任军队中的总管了,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起义军的办公室主任。人,一旦被公认能干,要么会飞黄腾达,要么就要遭人嫉妒,朱元璋肯定是后者。朱元璋看明白了身边这些人都是些鼠目寸光的人,跟着他们终究难成大业,于是朱元璋很明智地选择了离开,当然直接了当是不行的,正好有个出兵的机会,而且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此去朱元璋是凶多吉少。朱元璋是何许人,他找到了元军的一个缝隙,所到之处锐不可当,在他的家乡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微凤阳东,在这里他遇到了二十四个到他队伍里找饭吃的人,顺道招收了七百人。当朱元璋得胜回到濠州的时候,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所在,所以他向郭子兴提出了辞职,在出发前他从自己招收的七百人里重新挑选了二十四个人,剩下的人都留给了郭子兴。这二十四个人里有徐达、汤和、周德兴......他们后来都成了明王朝的高级干部。

        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二十四个人,朱元璋知道,迈出了这一步,他将孤军奋战,或兵败战死,或开创不朽霸业,朱元璋发出了以下感叹: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站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就从这里开始吧!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15: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五章:储蓄资本(此时的朱元璋手下兵精将强,谋士如云,并占据了滁州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经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这里又有一个插图,这部书吸引我的地方除了作者的文字,其中的插图也占了一个很重要的比重,我非常喜欢看插图,就像大家一般都喜欢看漫画一样的心情。朱元璋的第一桶金,当时朱元璋26岁,正当年啊!此时的朱元璋所要的已经不是这个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整个天下!当时朱元璋手下的军队:驴牌寨有3000人,横涧山有20000人;可用的人才有冯国用、冯国胜、李善长、朱文正、李贞、李文忠;地盘:滁州。

        在短短的时间里,朱元璋是如何拉起这么一支强有力的精兵呢?原来驴牌寨的那3000人算是被朱元璋给抢过来的,不是朱元璋不讲理,原本跟寨主就熟识,酒桌上也谈好了,他们都可以跟着朱元璋混,结果酒醒后朱元璋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忽悠了,由此才有了抢来之说,不过倒也,没费啥劲,算是朱元璋略施小计而成功夺寨。横涧山那20000万人就略费周折了,朱元璋夜袭横涧山,这些人虽然多,缺少一个明主,经朱元璋晓以利害,这20000人就死心塌地成了朱元璋的嫡系、精锐!这时候来了两个人,冯国用和冯国胜,朱元璋有识人之才,这点也是他能最后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冯国胜就是后来威震天下,横扫蒙古的冯胜。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决定攻击滁州,此时,李善长来投奔他,一开始朱元璋并没有很在意,后来李善长所说的“只要元帅能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这才让朱元璋对李善长刮目相看,朱元璋向李善长深施一礼,此人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有了以上这些准备工作,朱元璋一举攻下了滁州,时年26岁。

        而在朱元璋顺风顺水的时候,郭子兴这个人大家应该不会这么快忘记,却过得很不舒服,孙德崖几次想把郭子兴给收拾了,碍于朱元璋的实力,一直没敢下手,最后只是把郭子兴给挤出了濠州城。郭子兴走投无路只好来投奔朱元璋,令所有人都惊诧的是朱元璋不但把统帅的位置给了郭子兴,而且把手下的三万精兵也都交给郭子兴来指挥,这让所有人都对朱元璋心生敬畏。

        这里接下来好戏就上演了,郭子兴带来的几万人也都在滁州,这么多人,粮食肯定不够吃,朱元璋攻下和州,就把滁州让给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当初是郭子兴给了他一切,让他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人要知恩图报,朱元璋做到了。而在濠州的孙德崖因为兵多粮少,强行要求到和州混饭吃,郭子兴得到消息,要报仇便也来到和州,这样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挤进了十几万人,想转个身都难了!孙德崖还算是识时务,决定离开,然而郭子兴不讲道理啊,他命人抓了孙德崖,这下可苦了朱元璋,他正在城外孙德崖的部队里,结果就这样孙德崖的手下就抓了朱元璋,好戏确实好看了。接下来只能互换人质,那些人都没有诚信可言,所有此时就僵持在这里,谁先放人呢,关键时刻还是徐达,他愿意用自己去换朱元璋,再放孙德崖,最后再放徐达,简直成了个连环套。问题解决了,对郭子兴而言,到手的仇人又跑了,一气之下,得了心病,一个月后,郭子兴死了,看来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是不能做大事的。

        可这些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他对自己的恩人郭子兴已经仁至义尽,现在终于可以放手去干了,真正的伟业在等待着他,好好干,一切都会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14: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六章:霸业的开始(穷人朱元璋终于摆脱了凤阳,摆脱了濠州,来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业才刚开始,继续努力)。

      上面已经讲到了和州这座小小的城池,这个小县城对朱元璋来说实在是太小太小,在这里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朱元璋的眼睛转向了集庆,也就是后来的南京。看世界是一定要有伟人的眼光的,比如此时的朱元璋,就是用伟人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这很值得学习和反思。

      集庆这个地方,背山面水,风水好到了极致,在明朝之前,已经有六朝定都于此,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到了元朝,这个地方叫集庆路,不但地势险要,而且很富,这就很对朱元璋的口味,当然凡有军事眼光的人都应该对此地垂涎。这个地方不但是重要的产粮区,还兼着商业中心,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运河之利,水路实在是太重要了。前面提到过的冯国胜就是后来的冯胜,大家应该还记得这个人,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极有远见,他向朱元璋建议,应立即长江,占领集庆。朱元璋也想啊,只是他的军队没有水军,这可是个急死人的大难题,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正好应验了。俞通海的到来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在《明史》上有关于这个人的介绍,说他是水军头目,其实这个人就是沿江打劫的强盗,此时的朱元璋正是用人之际,管他是土匪还是强盗,有用就行。他们召集了上千条战船,也就是些小渔船,确实正规水军是朱元璋此时的一大致命缺陷。他们先攻采石,后破太平,终于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集庆。

      这个时候,朱元璋是义军的左副元帅,郭天叙是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是右副元帅,这些职位都是刘福通封的。朱元璋虽然地位最低,但是军队的实际指挥权都在他手里,元朝的统治者们对到处都是起义军非常头疼,哪里还有时间去理会这个小小的朱元璋,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朱元璋向集庆发起了总攻。至正十五年(1355年)八月和九月,他们连续两次进攻都被元军给击败了,没想到这两次失败对朱元璋来说反而应该是好事,因为郭天叙和张天佑都战死了,朱元璋顺理成章地成了都元帅。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兵分三路进攻集庆,用了十天时间,攻破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而从历史上大势来看,他的形势并不乐观。自古占据北方即有天时地利,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而最后获得胜利的,少有先例,可是朱元璋此时占据应天,却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下面我们看一看朱元璋的这些邻居们,住在他东边镇江的是元朝军队,住在东南方平江(现在的江苏苏州)的是张士诚,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这些人表面上看个个都比他强,朱元璋被他们围在中间,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正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朱元璋得以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朱元璋的北面邻居是刘福通,他帮助朱元璋挡住了元朝军队的进攻。此时的朱元璋正是充分利用了他的夹缝生存法则,元朝暂时对他的威胁不大,威胁最大的还是他的两个邻居----张士诚和陈友谅。

      接下来朱元璋要做的便是如何收拾他的这两个邻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七章:可怕的对手(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是能成就大业,可惜,历史注定要让这个时代热闹一点)。

      历史上的生存法则一直是优胜劣汰,这一次也不会有例外。这又是一场淘汰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这里有一张插图,是关于张士诚的。张士诚:1321年生人----职业:盐贩子,泰州人(今江苏省大丰市西南白驹)----小名:九四----特点:1、不怕死;2、仗义好施;3、胸无大志。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大名鼎鼎的张士诚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张士诚的职业决定了跟他一起起义的兄弟大多也都是贩私盐的,他不属于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这也就为日后他和朱元璋之间的长期矛盾埋下了伏笔,而张士诚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跟接下来他面对的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在这里要插一个故事,是关于张士诚的起义原因。当时,买卖私盐没法光明正大地上门收钱,一些会占便宜的有钱人家长期赊账,再加上盐场兵员邱义经常索贿,张士诚终于不堪其扰,率亲弟三人,盐友十四人成立了一支由十八人组成的临时武装,殴死邱义后,前往各路财主家要债,有些富户集结护院组织反击,他们或被起义军所杀,或被赶下海溺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八支扁担起义”。

      至正十三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佑为纪年,现在看来,天佑这个名字实在是取得太好了。好也不能当饭吃,张士诚的王位没坐多久,元军就打来了。元朝的官员跟其他朝代一样都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打谁,像朱元璋这样闷头造反的反而占了便宜。上面提到过,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这个百万可是实数,进攻高邮,《元史》上是这样写的“出世之盛,未有过之者”,面对如此强敌,当时很多人都建议张士诚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是啊,他们还能去哪里呢?死,也要死在这里!元军当时的武器精良,张士诚和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一直在城楼上坚守着,当时对于起义军来说,投降是死,抵抗也是死,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死得值得!就这样,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支持下,抵抗百万元军三个月,这种敢于拼命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世学习和敬仰的。其实,光靠拼命精神确实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靠天佑。关键时候,元朝内部的不和谐帮了张士诚的大忙,就像宋朝的岳飞一样,脱脱在即将攻下高邮的时候被元朝的皇帝给召回了,脱脱挽救元朝的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而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当时占地虽不是最大,却是最富有的人。然而此后,张士诚就变了,他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他的好处却让江浙一代的百姓大受恩惠,他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所以江浙一带的百姓纷纷为他建祠堂,但是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枭雄,只能算是一位豪杰了!朱元璋对他的评价算是比较精准----器小!

      下面要介绍的是陈友谅,这才是一位真正的枭雄。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厉害的陈友谅!

      陈友谅一直在徐寿辉的手下,徐寿辉是湖北罗田人,布贩子,据说人长得很精神,而且为人正直,是罗田第一美男子。由于经常被元朝的官吏勒索,至正十一年,刘福通起义经过他的家乡,徐寿辉终于按耐不住了,造反!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他找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在麻城打铁的邹普胜,另一个是江西的和尚彭莹玉。他在大别山区发动起义,一举攻克罗田,他是红巾军的支流,所以也戴红巾。他们先后攻克黄州和浠水,并最终定都浠水县城,他的国号很值得一提,堪称自古以来最为奇特的,叫天完(这不是年号)。当时他的地盘很小,排场却很大,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结局,这时候,浠水人陈友谅参加了他的队伍,据说此人相貌不凡,写得一手好字。

      陈友谅,1320年生,原姓谢,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他曾在县里当过文书,由于他很有文化,又比较有计谋,很快得到了徐寿辉和当时任丞相的倪文俊的信任。

      至正十三年,当时徐寿辉已经称帝,元朝军队围剿徐寿辉,攻破国都,彭莹玉战死,徐寿辉率领部队在湖北黄梅一带打游击,对军队进行了整顿,然后反攻,重新夺取江西、湖南,并在汉阳县城(今武汉汉阳)重新建都,改年号为太平。当时特别有意思的是徐寿辉的兵背后都写着一个“佛”字,并说这样可以刀枪不入。他的士兵在上战场前都要念经,搞得元军都莫名其妙。好在当时徐寿辉手下有“四大金刚”的一等一的名将,他们分别是邹普胜(总司令)、丁普郎(狂人)、赵普胜(双刀无敌)、付友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此四人带领部队横扫元军,创立了天完政权。在徐寿辉的部队里,大家都很看重义气,然而,倪文俊就是个例外,凭什么大家都听命于徐寿辉,他除了长得帅外,啥本事都没有。于是他想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结果败漏,只好连夜逃亡陈友谅的老巢----黄州。倪文俊一直很相信陈友谅,却忘了陈友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书中是这样来形容的----心黑手黑,胆大妄为!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陈友谅的性格形成跟他的生活经历太有关系了,从小饱受别人的歧视、唾骂,这让他明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在他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他掌握的最好的人生法则就是“杀人灭口、斩草除根、五毒不丈夫”!当倪文俊将徐寿辉的内幕和盘托出后,陈友谅把倪文俊的人头割下来送给了徐寿辉,这就是叛徒的下场,不管陈友谅的目的如何,他杀了倪文俊,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5: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八章:可怕的陈友谅(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徐寿辉,说出了徐一生中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上面提到陈友谅杀了倪文俊,他所谓的匡扶之功使他成为了天完国的第一重臣,他能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个很有带兵天赋的人。而徐寿辉则差的太远了,这个人高高在上,让陈友谅很来气,但是他只能暗地里动脑筋,怎样才能除掉徐寿辉呢,其实要除掉徐寿辉并不难,难的是他手下的三员大将,不久陈友谅以赵普胜图谋不轨为由将赵普胜给杀掉了,丁普郎和付友德一看,赶快溜之大吉,他俩都逃到朱元璋那里去继续当差了,可见不能容人的后果是多么严重。这时候徐寿辉成了光杆司令,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上都出现了这么一段奇怪的描述:至正二十年,徐寿辉在陈友谅的挟持下进攻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六月十六日,陈友谅率领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克了朱元璋的采石,在采石城的五通庙里,陈友谅的卫士用预先准备好的铁锤打碎了徐寿辉的脑袋,也就在这一天,在暴风雨中,陈友谅在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陈友谅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义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的大汉国的年号是“大义”。够狠吧,一个弑君夺位的人居然把自己的年号取为大义,不难看出,这样的一个人是难以对付的,要对付这样的人,君子的做法是不行的,守规矩也是不行的,究竟谁能对抗这样一个可怕的人呢?

      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人只能是朱元璋!

      其实,当时朱元璋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在朱元璋攻占应天后,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感觉到了这个对手的潜力,他们都想灭了他。当时朱元璋已经跟徐寿辉开战了,他不想两线作战,那样对他没有好果子吃,于是他找到张士诚谈判,想跟张士诚和平相处,张士诚难能上当,于是双方开战,至正十六年的七月张士诚大举进攻朱元璋控制的镇江,好在朱元璋早有准备,徐达和常遇春大败张士诚的军队于龙潭,至正十七年他们攻克了常州,之后在攻克宁国的战斗中,常遇春虽身中三箭(贯通伤)仍坚持战斗,攻下了宁国,其实当时张士诚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差,人数也多于朱元璋的军队,但是却遭到了惨败,这就应了我们古语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请大家一定记住常遇春这个名字,这可是朱元璋的猛将之一。下面就要好好介绍一下这位常遇春常将军了。

      其实常遇春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他在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时候才来投奔,但是他并不客气,开口就说,我到这里来是当先锋的,把先锋印交给我吧!别说是我们,就是当时的朱元璋估计以前也没见过这么狂的人,朱元璋当时非常生气,你小子不过是个吃不饱饭的难民,到我这里来混碗饭吃就行了,我怎么可能给你这样的官位呢?这是据《明史纪事本末》中所记载的。常遇春却笑着说,“你等着看吧!”,果然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战役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朱元璋的水军无法靠近,此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朱元璋对着常遇春大喊“小子,你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是时候了!”常遇春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上的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却没想到常遇春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这一战,朱元璋重新认识了这个叫常遇春的年轻人,并亲自授予他总督府先锋的官位。常遇春是个天生的先锋材料,他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选择进攻的位置准确,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势,除此之外,他还是个武林高手,个人武艺也甚了得。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嗜好杀戮,而且是那种最不道德的杀降,这一嗜好也将为后来惹来大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5: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九章:决战不可避免(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成为了皇帝,现在他的目标只有朱元璋,仅有一万水军,看似不堪一击的朱元璋。)

      朱元璋击败了张士诚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徐寿辉身上,但他明白,真正的对手应该是陈友谅。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作出了两个使得他成为最终的战争胜利者的决策,第一个决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由此使得朱元璋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第二个决策是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那谁开刀的问题。朱元璋利用他的智慧告诉人们,真理有时候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先打张士诚再打陈友谅,而朱元璋告诉他们,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先攻陈友谅,张士诚必不会救,如果先攻张士诚,则陈友谅必救。如此之见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无论怎么回避,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决战还是来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高,更主要的是他的水军那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望尘莫及的。此时陈友谅占据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占据了长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却是长江的下游,水战不可避免,对朱元璋来说,拿渔船和战船决战于水上,那无异于自杀。这年的十一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大惊,安排部队准备夺回,结果事情泄露,常遇春和徐达在九华山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并俘获了三千人。前面已经提到过,常遇春有杀降的毛病,这次他照样没听徐达的劝阻,只留下几个人没有活埋,让他们给陈友谅带去一句话。“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这就是常遇春。

      陈友谅真的愤怒了,自打他从军以来,还没有人敢如此欺负侮辱他,这次常遇春是真的把狼给招来了。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他最强大的舰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应天进发。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他似乎从来没有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这也正是他的作战特点,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所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朱元璋哪里能顶得住。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来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让朱元璋咋舌,而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现在已经孤零零地屹立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由于没有想到陈友谅的汉军攻击如此迅速,太平城内只有花云率领的三千士兵。陈友谅的舰队在守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轻松拿下了太平。看到这里,似乎上天也要抛弃朱元璋了,然而事情总是会有转机的,就在陈友谅的大军南下之前不久,朱元璋收到了上天送给他的一份大礼,这份大礼就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刘基刘伯温!

      至正二十年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这里有几位隐士,分别是章溢、叶琛、刘基。其中刘基此人尤为重要,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有限,懂天文的人,那就相当的了不起,而刘基此人,就懂得天文,在当时刘基何止是个人才,那简直就是个奇才。胡大海去请没有请动刘基,于是胡大海上报给了朱元璋,说此人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朱元璋派一个叫孙炎的人去请,刘基还是不给面子,逼急了孙炎,他对刘基说了这么一句话: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那意思就是说,你这把剑应该献给天子,天子用剑专门斩杀那些不听话的人。刘基明白了,这个眼前亏吃不得,于是乖乖地去了朱元璋的手下。

      太平失守了,朱元璋的谋士们纷纷劝朱元璋放弃应天,此时的朱元璋面对这些谋士,那是相当的失望,这时候他看到刘基似乎有话要说,于是他问刘基有啥话说,此时的刘基已经不再是一个好好先生,而是露出了他的真面目来的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他用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我们还能去哪里?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决不走!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朱元璋很是感慨,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的决心,自己又畏惧什么!他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朱元璋再一次展现了他的军事天赋,纵观整个局势,与陈友谅的决战就选在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这里提到了一个人----康茂才,用现在的说法,此人算是个双面间谍,在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元璋之所以能在龙湾打败陈友谅,康茂才功不可没。朱元璋设计逼得陈友谅只能舍舟登岸,步入了朱元璋为陈友谅设计的龙湾圈套了,江水退潮后,水军只能被搁浅上岸,他们还能干啥?就剩下等着被包饺子了。此役朱元璋大败陈友谅的水军,陈友谅军扔下两万多具尸体和七千多名俘虏败走九江。

      龙湾大胜之后,朱元璋到了紫金山上的禅寺,因他面貌不俗而又十分凶恶,禅寺的主持怕他搞出事来,晚上跟朱元璋进行了一番对话,主持终于发现,这个人深不可测,当他想追问朱元璋的姓名时,朱元璋已经离开的禅寺,在大殿的墙壁上,留下了用朱砂写就的几行大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章:等待最好的时机(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终究会露出破绽的,他确实等到了这个机会。)

      陈友谅失败了,这对陈友谅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不容许自己就这样被打败,于是,一定要报仇,狠狠地报仇。接下来陈友谅制造了一种秘密武器,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战船,可谓是当时的航空母舰了,上下三层,每层的隔音效果特别好,即使上面已经吃了败仗,下面还是会照样拼命的,狠毒至此,不能不服啊!

      上次陈友谅的大败是朱元璋靠智谋得来的,而对陈友谅来说,毕竟人家财大气粗,可以重整旗鼓再来拼命的,这对朱元璋来说,威胁那可是相当地大,更让朱元璋烦恼的是,陈友谅在上游,朱元璋在下游,这里有几句话:陈友谅在江里洗脸,朱元璋就要喝陈友谅的洗脸水。陈友谅在江里洗脚,朱元璋就要喝陈友谅的洗脚水。陈友谅在江里撒尿,朱元璋就要......看到这里,对朱元璋来说,还有啥说的,打,必须要狠狠地打败陈友谅。

      下面我们要说说陈友谅了,对于陈友谅来说,从至正二十年(1361年)开始,他不断地跟朱元璋打水战,结果是胜多败少,于是他更加迷信武器的威力。而陈友谅不知道,他之所以失败,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军队的人数,也不是强大的舰队,而是人心。前面已经提到过,陈友谅手下的赵普胜是个非常优秀的将领,每次进攻他总是身先士卒,在军队中的威信非常高,而陈友谅为了能控制住天完国,将赵普胜给杀害了,赵普胜到死都没明白,平日对他笑呵呵的陈秀才怎么能杀了自己呢。赵普胜的死,让他手下的士兵都明白了,陈友谅这个人是个背信弃义的人。当陈友谅的水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镇守洪都的将领投降了朱元璋。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这对陈友谅来说,就等于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安了个钉子。按照陈友谅一贯的做法,他是要立即出兵夺回洪都的,可这次,陈友谅竟然没有出兵,他在等待时机。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边的邻居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他攻击的是韩系红巾军的重要据点安丰(现在的安徽寿县),更为致命的是,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城中。刘福通为了活命,只能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收到信后,找来刘基商量,朱元璋认为是一定要去救的,而刘基坚决反对。朱元璋是个很固执的人,长久以来,他的感觉都是对的,这次他相信自己的感觉。刘基提到的问题非常尖锐,首先韩林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去救韩林儿,不救出来还好,救出来了怎么办?其次安丰失守是小事,如果陈友谅趁机打来,怎么办?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不难发现,刘基此人确实是个奇才。

      接下来的事就如同是刘基导演的一样,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却被救出来了。朱元璋带着失望的情绪踏上了回应天的路,而此时,张士诚的军队在路上不断骚扰朱元璋的军队,这让朱元璋特别恼火,于是,朱元璋作出了他军事生涯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进攻庐州!

      朱元璋就这样钻入了陈友谅为他设好的圈套中......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此城非常坚固,而且有张士诚的重兵把守。朱元璋的打算很明显,攻下庐州,就打开了通往张士诚老巢江浙一带的道路,这也就算是对此行的一种补偿。徐达坚决反对,救援安丰已经是失策,现在攻打庐州,一旦陈友谅趁机出兵,必有不测之祸。朱元璋又一次固执己见,出征!而此时的陈友谅呢,就等着朱元璋的出征这两个字,他对着将领们说了这样的话:此次出征,我军空国而攻,在取不留后路,破釜沉舟之意!此战有进无退,有生无死!荡平朱逆,只在一役,天下必为我大汉所有!出征!

      两支军队,从不同的起点,向着不同的目标出征了,但他们终将到达那宿命中的战场,迎接最后的决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6: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4-25 16:24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一章:洪都的奇迹(就在陈友谅向洪都进军的当天,收到这一消息的朱文正收起了他那套饮酒取乐的行头,对陈友谅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率领他的军队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朱文正来到了洪都,他是受朱元璋委派来此地镇守的。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他来到洪都的所作所为都给人留下的是个花花公子、败家子、浪荡子的形象,而陈友谅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正是洪都!后人对陈友谅的这个决定很不解,为什么陈友谅不直接进攻应天呢?那样朱元璋就会腹背受敌,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难理解,这是陈友谅的性格弱点注定的,洪都守将的背叛对陈友谅来说是个奇耻大辱,一定要夺回来,我陈友谅岂是好欺负的,宁让我负天下人,决不许天下人负我,这是这类人的通病,陈友谅绝不会例外。又加上朱文正的种种表现,更坚定了陈友谅必取洪都的决心,就这样陈友谅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以上种种表现,都向我们展示了朱文正同志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但是坏人也分有用和无用两种,而朱文正恰恰是那种有用的坏人,故事就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起来。在朱元璋的手下,有很多天才的将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名将,在这众多的将星中,朱文正就是一颗耀眼的星星。与朱文正一起镇守洪都的还有一个人,邓愈,对这个人,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他就是后来的开国六公爵之一。朱文正确实是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城里可用的兵用来防守实在是捉襟见肘,但他却能调配的井井有条。他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城中的守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更有意思的是,在他安排好防守兵力之后,居然还能剩下两千人作为机动部队,朱文正这个人实在是太令人刮目相看了。万事俱备了,只等陈友谅来攻城,洪都之战将成为陈友谅的噩梦。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陈友谅的大军到达了洪都。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朱文正一反以往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庄严肃穆地站着,“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在背后议论我,没有关系,我也并不喜欢你们,但此时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已在城下,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并不阻拦,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见。”这才是真正的战友,同生共死的伙伴!四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发动了进攻,洪都战役开始。

      这场战役是开战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战,双方以命相搏,最后的胜利属于朱文正,但他的损失也极为惨重,死了好几员大将,连朱文正自己也受了伤。经过一个星期的小规模进攻后,陈友谅重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五月初七,陈友谅决定攻打新城门,这是个比较的选择,守卫新城门的是薛显,这可是个亡命之徒,一向以彪悍无理闻名,在洪都城内也是一霸。五月初八,陈友谅命令大军攻击新城门,新的一轮攻击开始。从五月一直打到六月,陈友谅一直望城兴叹,洪都就是攻不下来。六月十四日,陈友谅出其不意地从洪都的水关进攻,同样遭到朱文正的顽强抵抗,陈友谅几乎陷入了绝望,其实城内的朱文正同样痛苦着,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呢?围城,这才是真正的围城!

      朱文正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好好睡觉了,他用他顽强的意志抵抗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大凡这种敌众我寡的防御战,守将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主帅求援的,但是朱文正却没有,这真是个奇人。朱文正太小看了陈友谅,一个能统管六十万大军的指挥者,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洪都给难住,攻下洪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六月,陈友谅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这次朱文正扛不住了,派人去找朱元璋,这个人是张子明。此时的朱元璋也是一团糟,派去攻打庐州的徐达始终无法攻破城池,他告诉张子明,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到那时候,朱文正的骨头估计都能拿去敲鼓了!

      张子明还是上路了,他要赶时间,赶快回到洪都,朱文正焦急地等着朱元璋的救兵呢,谁知道,在张子明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擒获。张子明表现的唯唯诺诺,呆头呆脑的,陈友谅一看,这个人好对付,于是张子明表现的很合作,同意去劝降城里的朱文正,没想到,张子明对着城内大喊着“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陈友谅此时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是怕死,而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不能死。为什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陈友谅,这让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这是陈友谅不明白的道理。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大军,一个带了二十万大军,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带着他的全部赌注从应天出发,他不会真的让朱文正坚守一个月的,朱文正也坚守不了。朱元璋知道,这次跟陈友谅的较量是生死之战,朱元璋颤抖了,因为畏惧,以及期望,以颤抖之躯追赶,以敬畏之心挑战,战胜陈友谅,即为天下之主!“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阳渡口,堵塞了陈友谅的退路。七月十九日,陈友谅得知朱元璋来援,并封锁了自己的退路后,主动从洪都撤退了,前往鄱阳湖去寻求朱元璋决战。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军和陈友谅水军分别来到了鄱阳湖,在康郎山相遇,两支军队经过无数的波折,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决战地点。在这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地方,将上演这场战争中最为精彩的一幕。

      决战前,朱元璋是畏惧的,也是他所期盼的,输掉战争他就将一无所有,赢得战争他就将拥有一切。一定要胜,胜利必定属于我,陈友谅,以性命相搏吧!

      对岸的陈友谅也在沉思,但他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从自己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倪文俊赏识我提拔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我背叛了很多人,但只要我拥有强大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一定不能输,如果我输了,一切就完了!朱元璋,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这场战争没有规则,没有裁判,对决战双方而言,胜利就是阿弥陀佛,胜利就是元始天尊,胜利就是四书五经,胜利就是仁义道德!

      决一死战,成王,败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6: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4-26 10:39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二章:鄱阳湖!决死战!(他最先看到的是战船上士兵的眼睛,恐怖的红色,耀眼的火光将每个士兵的眼睛都映成了红色,无力回天了。)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始。

      双方在湖上布阵,这一下就让朱元璋傻眼了,双方战船的差距那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陈友谅的“航空母舰”和朱元璋的“小渔船”,这仗怎么打?

      在一片哀叹声里朱元璋说出了他的破敌办法,他认为敌人的船只大是优势,但这样的机动性就差了,可以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去击破敌人。接下来谁当先锋呢?徐达立即站了出来,经过仔细考虑,徐达、常遇春还有廖永忠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身先士卒,出其不意地主动发起了进攻,打了陈友谅一个措手不及,此战徐达获胜,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了一艘巨舰。接下来陈友谅反攻,结果风向改变,陈友谅的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余条战舰被焚毁,这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

      陈友谅何许人,岂容朱元璋如此放肆,陈友谅重整舰队,利用船上的火炮,向徐达的军队发动了猛攻,这一战,徐达的战舰被击中,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被击沉,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

      接下来陈友谅军中又一猛将对朱元璋的舰队发起了冲锋,这次损失对朱元璋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这员猛将就是张定边。

      元末是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如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则非张定边莫属了。张定边,1318年生,原籍湖北沔阳,此人不但勇猛善战,而且知天文识地理,甚至还懂得算卦,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他的死党,早在湖北时就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陈友谅一生多疑,唯对张定边极为信任。

      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直接冲向朱元璋的旗舰,百万军中取主帅首级莫过于此。这架势,是双方都没有料到的,直到张定边冲到了中军,朱元璋的战将们才缓过神来,张定边简直是一身是胆,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直奔朱元璋而去,这时候朱元璋这边慌了手脚,连忙躲避,哪知道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了。眼看朱元璋就要被俘,真可谓危在旦夕。

      此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朱元璋的不远处,他对身边的军士说,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一个是张定边。常遇春一箭正中张定边,张定边被射中后退出了朱元璋的水军,第二天这场战役就此结束,这实在是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天。更有意思的事发生了,陈友谅竟然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了,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能想到《三国演义》里面的火烧赤壁!

      第三天,朱元璋首先发动了进攻。

      由于陈友谅的连环战船,朱元璋的这一次进攻很明显占不到任何便宜,就在眼看全军又要崩溃的时候,丁普郎冲了出来,他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见到陈友谅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丁普郎的一阵猛冲虽然没有起到转败为胜的作用,至少为朱元璋拖到跟陈友谅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和士气。在不断的败退中,朱元璋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一定会全军覆没的,他的郭兴估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他建议用火攻陈友谅的舰队,一切布置好了以后,朱元璋也遇到了跟周瑜一样的问题,没有风!周瑜缺的是东南风,而朱元璋此时缺的却是东北风。郭兴虽然能建议火攻,但郭兴毕竟不是诸葛亮,他不会去借东风,他们只能是等,等,等。简直就是神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东北风起!

      真真切切的是,烈火初张照云海,赤壁楼船一扫空!这是真正的人间地狱!陈友谅是真的一败涂地了!

      虽然败得比较惨,但是陈友谅不能认输,战争还要继续下去。陈友谅有他的情报来源,他知道朱元璋的旗舰已经被刷成了白色,接下就是集中火力攻打白色战舰,杀了朱元璋,一切就将改天换日。但当他到达战场时,一下子目瞪口呆了,一夜之间,朱元璋军队的很多战舰都刷成了白色。此战从清晨打到晚上,陈友谅的军队全面退却,鄱阳湖大战到此结束了第一阶段,陈友谅惨败,被迫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陈友谅陷入了绝望,不但是军事上的,也是人生的绝望。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将军率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无比,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而朱元璋的命令却恰恰相反,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就这样陈友谅彻底断送了军心,他的军士纷纷逃亡了。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不得不下了决定,逃跑!陈友谅率领军队希望能够撤退,他拼死作战损失惨重,勉强打开湖口通道,朱元璋岂能让他逃跑,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追来,陈友谅亲自站在船头指挥,一支冷箭穿透了他的头颅,一切就此结束了。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将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儿子陈理抢回,并带回了武昌。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载入了史册。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自赶往陈理所在地武昌督战,张定边一看形势不妙,就带着陈理投降了。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中国大地上最让他头疼的敌人,陈友谅,天下足定矣!

      张定边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做了和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张定边一口气活到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年一百岁,朱元璋死后,他还活了二十年。朱元璋没有放过陈友谅的后人陈理,斩草务必要除根。

      陈友谅死了,历史会公正地评价每一个人的。毫无疑问,陈友谅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那个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信义,使他失去了人心。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做敢当(后来的朱元璋也没有能够做到),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统治,能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一条好汉。可惜,在这个乱世了,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那个贫农乞丐,他已经成为了地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4-26 14:24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三章:下一个目标,张士诚!(张士诚似乎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他还想占据所谓的江南半壁,当他的
富地主,可是朱地主用行动告诉了他,天下只能有一个最大的地主,而这个人绝对不会是你张士诚。)

      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后,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钱的张地主发动了进攻。

      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他终于完成了从农民向王侯的转变过程,之前他一直没有称王。历史上为了将他与张士诚的吴区分开来,称朱元璋的政权为西吴,张士诚的政权为东吴。史料上记载着“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因为韩林儿当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兵进攻东吴。八月出兵,不到半年,朱元璋便攻占了江苏一带的大片地区,如徐州、盐城、泰州等地,甚至还包括张士诚原先的根据地高邮。

      正在朱元璋征战江苏的时候,密探告诉他,朱文正已经勾结张士诚准备出兵讨伐他,这让朱元璋陷入了真正的痛苦中,连自己最信任的亲侄子都要背叛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官位。朱元璋一听到这个消息,丢下手中的工作亲自来到了洪都,他一见朱文正,直接用鞭子去抽他,一边打还一边说,小子,你想干什么?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将朱文正关了起来,在之后的洪武三年(1370年)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王,并就藩桂林。可惜颇具天才的朱文正最后在囚禁中死去,他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这个有着军事天才的人,却不懂得怎么为人,他性格乖张,心胸狭窄,品行不佳,性格决定命运,再一次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这条真理。

      至正二十五年的战争已经把张士诚赶出了长江以北,东吴军缩在江杭一带,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和杭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率领他的全部精英,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帅讨伐张士诚。朱元璋又一次展现了他的天才战略眼光,先攻克杭州和其他地区,剪除张士诚的羽翼,张士诚所在的平江就成了囊中之物了。事实就是按照朱元璋所预想的发展的,很快他们攻下了杭州和湖州,只剩下平江了。

      平江号称第一坚城,朱元璋在平江城外布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角度方位攻打,别说是人,神仙也受不了,其实不用打,这么多人只要挤进平江城去,也能把张士诚挤死。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元月,攻击开始。张士诚和他的兵士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八个月,直至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才被攻陷。

      朱元璋希望张士诚能投降,他劝降张士诚的时候,得到的只是一句话,你并不比我强,我之所以失败,只是上天照顾你,不照顾我而已!朱元璋被激怒了,他杀了张士诚。朱元璋终于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两大障碍,对他而言,只剩下元朝这个对手,这也是他真正的敌人和仇人。

      张士诚是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了一方霸业。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他是值得敬仰的,他意志坚强,反抗元的暴虐统治,虽曾投降过,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在死亡面前,他毫不畏惧,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不怕死的人是值得敬仰的。

      张士诚的一生:1321年生于泰州----做私盐贩子----1353年起兵反元,在高邮称王,国号大周----1356年迁都平江,开始与朱元璋交兵----1357年降元----1363年称吴王----1367年被朱元璋俘,自缢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四章:复仇(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我们可以想象到,朱元璋应该是咬牙切齿说出这句话的。)

      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朱元璋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情感上而言,这两个人与朱元璋并未仇恨,相反他们还有惺惺相惜之感。对元朝则不同了,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

      当朱元璋解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元朝政府派户部尚书张昶来封他为官,朱元璋的反应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把官辞了,却把张昶留下了。

      下面要介绍一下元朝的情况,因为接下来将是朱元璋对阵元朝的战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蒙古的强大起源于12世纪,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代表着蒙古进入全盛时期。自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蒙古建国开始,这支铁血军团在整个欧亚大陆掀起了一股猛烈的“蒙古旋风”。成吉思汗----1218年西辽灭亡----1219年征服中亚花剌子模----1227年西夏灭亡----窝阔台----1234年金朝灭亡----忽必烈----1246年吐蕃投降----1253年大理灭亡----1279年南宋灭亡。再看看蒙古军队的破坏力,蒙古灭金国时留存人口的数字:金全盛时期1207年,有户768万,而元灭金时1235年,只剩下87万户。蒙古灭南宋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有户1267万,而元灭宋时1276年,只剩下937万。蒙古军队认识到自己的实力确实强悍,他们以为,十年之内必然能灭宋,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仗竟然打了近五十年,还搭上了一个大汗的命。1279年,在经历了激烈的抵抗后,南宋最后一个战时丞相陆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赵昺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他背着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南宋灭亡了,但是元朝统治者始终无法理解,这么一个弱国为何这么难攻下。其实,这就是道义所在,这里我们一定不会忘记,那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起兵的,组织义兵抗元,战败被俘。文天祥软硬不吃,1283年文天祥在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被处死了,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他的信念和勇气一直为后世敬仰,历史会铭记,我们更应缅怀。

      就这样的情况下,元朝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人,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有一个叫扩廓帖木儿的,他还有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叫王保保,他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以匹敌。从某种程度上说,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里。在燕云失陷了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此时朱元璋没有选择直接攻取大都,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朱元璋是对的,他选择了先攻取山东和河南,再图大都的战争方略。徐达常遇春一刻不停,攻下山东,分兵两路,进攻河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北伐以来最顽强的抵抗。驻守这里的是元梁王阿鲁温尽管此人比较有领导能力,最后还是被俘了。

      就在徐达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候,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洪武,国号为明。这个日子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一天,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了他的宝座上。大家是否还记得韩林儿,他已经在江底沉了一年了。1367年,韩林儿坐船到应天,结果在路上,船沉了。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克通州,直逼大都。此时的王保保统率的十万大军就在离大都不远的太原。

      当徐达常遇春在八月二日正式包围大都后,才发现那位元朝皇帝在七月二十七日就带着老婆孩子跑了。中原政权在失去四百年的燕云地区终于收复了,这是不朽的历史功绩,朱元璋,历史将证明你的伟大。

      当时元朝的皇帝名叫妥欢帖睦尔,他是谥号是元惠宗,元顺帝这个称号不是元朝给他的,而是明朝对这位元朝亡国皇帝的一种调侃。元顺帝退出大都后,逃到了上都,现在的开平,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继续做他的皇帝,历史上称为北元,元朝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时代结束了。

      元顺帝看到了王保保的实力,决定不再顺下去,于是王保保开始了和明朝的真正较量。接下来将是王保保率领的元朝精锐和徐达率领的明朝军队的决战,第一次交锋,徐达军队便陷入了困境,汤和率领的明军惨败死伤数千人。在徐达得知王保保进攻大都的消息后,他竟然去攻打王保保的太原,因为王保保已经倾巢而出,太原成了一座空城。就这样两支骑兵部队相遇了,这也是中原政权的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

      洪武元年十二月一日,徐达率领明军骑兵抵达太原城下,与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军对峙于太原城外。名将就是名将,十二月四日,常遇春与徐达用深夜偷袭的办法打了王保保一个措手不及,这是一场真正的歼灭战,也是中原骑兵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攻克山西后,朱元璋的军队继续进攻,陕西、山西都被平定,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成了明军的。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常遇春出兵北伐,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出征。他们先攻锦州,再取全宁,进攻大兴州,击败元军并擒获元丞相脱火赤,直逼上都。元顺帝一直逃到了应昌,现在的内蒙古达来卓尔湖,常遇春穷追猛打,杀掉了宗王庆生和平章鼎珠。常遇春胜利班师,经过柳河川时,暴病而死,年四十。正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辈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短暂,却光耀照人。

      洪武三年二月,明朝四路大军同时出发,三月二十九日,徐达进抵定西。甘肃定西的沈儿峪即将成为徐达和王保保的另一个决战战场。此战明军大败元军,生擒元剡王、元济王及文武大臣一千九百余人,蒙古士兵八万四千余人,王保保又一次全军覆没,这一次他只带着老婆孩子逃走了。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他骑上马,向和林现在的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奔去,在那里他还将东山再起的。

      在王保保溃败的时候,李文忠一路扫荡者元顺帝,他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应昌,元顺帝的老婆们全部被俘,王公大臣门全部被抓,其中还包括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剌,唯一跑掉的是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也就是后来的元昭宗,他跑到了和林,和王保保回合。

      两年后,一直龟缩的元军又开始向明朝伸出了触角,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和他的将领们开始讨论如何对付北元,很多人都赞成一次性解决北元,只有刘基和朱元璋反对,从这一情况看,刘伯温之名确实不是虚传,他完美地诠释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规律,而朱元璋也证明了他获得天下绝无半分侥幸。

      要想解决北元,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将是朱元璋军队进攻北元的大战,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五章:远征沙漠(朱元璋的这一战略部署,主攻、辅攻、佯攻皆有,分路出击,待时机一到,便可以三路合击,堪称一个完美的军事计划。)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二十二日,以徐达、李文忠和冯胜为统帅的三路大军从不同路线向着北元出击了。

      出征前,三统帅分别选取了自己的先锋,徐达选的是常遇春的内弟蓝玉,冯胜选的是付友德,李文忠的先锋是谁,书中没写,我也想知道,结果是没有。

      洪武五年二月二十九日,徐达大军进入山西境内,蓝玉率领骑兵先出雁门关,在野马川也就是现在的蒙古的克鲁伦河碰到了王保保的骑兵,蓝玉奋勇当先,一举击败王保保,这是王保保的第一次退却。三月二十日,蓝玉连夜追击,在土剌河也就是现在的蒙古的乌兰巴托西,再次攻击王保保,王保保战败,向北逃去,这是王保保的第二次退却。这让徐达和蓝玉极为兴奋,似乎击败王保保就在明日了。然而,王保保毕竟不是一般的将领,他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可以报仇雪恨的机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保保才不断出兵,故意战败,引诱徐达上钩。五月六日,王保保突然出现在岭北,徐达立刻带领部队追击,当他进入岭北山区后,元将贺宗哲突然出现,偷袭明军,结果徐达大败,死伤万余人。危机时刻,徐达就是徐达,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以他令人难以想象的理智和镇定稳住了局势,军队安全撤出,并修建了堡垒,挡住了王保保和贺宗哲的数十次进攻,王保保不得不望天兴叹,此生胜不过徐达矣!

      在徐达失败的同时,李文忠也没闲着,他的用兵特点就是一个字“快”!在应昌,他创造了一日破城的纪录,这让他轻敌冒进了。等李文忠追到阿鲁浑河也就是现在蒙古的乌兰巴托西北时,与元将蛮子哈剌章相遇,这是个很有才干的将领,但是他碰上的是李文忠,这也是个厉害的角色,虽然粮食不够吃了,还那样能打的元军狼狈逃跑,只不过李文忠最后还是就此班师,如果被元军知道他粮食接济不上的话,李文忠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这样一款看,徐达和李文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击元军的目的,但至多也只能算是个平手,并不能算是个胜仗。

      一出征时候,最不被看好的冯胜军却在此战中创造了奇迹,而这一奇迹的缔造者,正是他的先锋付友德。由于此行冯胜没有太多的作战任务,五万人就是起个疑兵的作用,而冯胜比较是一流的将领,他深知大漠中分散兵力是大忌,于是,他只给了付友德五千人,在五千人确实不多,但这五千人在付友德的手下,那就不一样了。付友德判断当前形势,他亲自率领这五千骑兵攻打西凉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击败元将失剌罕,此一胜。取胜之后,付友德继续进攻永昌现在属甘肃,击败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此二胜。此时冯胜看清了付友德的实力,把主力部队交给了付友德。对付友德来说,如虎添翼啊,他亲自带兵再次攻打元军于扫林山也就是现在的甘肃酒泉北,活捉元平章管著,并杀死元军五百余人,此三胜。此时的付友德,出不多成了一个传奇人物,元军唯有求天保佑,别遇上这个疯子付友德。此时的付友德,像上了发条的闹钟,继续进攻。六月三日,付友德活捉元将上都驴,此四胜。六月十一日,付友德大军攻打亦集乃路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将伯颜帖木儿听到付友德前来,直接开城投降,此五胜。付友德大军继续前进,在别笃山口遇到了元岐王朵儿只班带领的元军主力,付友德击溃元军数万人,抓获文武官员二十余人,元岐王朵儿只班孤身一人逃走,此六胜。随后,付友德率兵追至瓜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安西,击败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此七胜。一直打到十月,由于缴获的战利品实在太多了,已经严重影响了军队的行军速度,而此时的元军已经如同惊弓之鸟,见到明军就跑,付友德已经无仗可打了,二十四日,明军班师回朝。

      从五月到十月这五个月里,元军痛苦不堪,付友德以几万军队在北元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纵横南北,竟无人可拦,实在令人叹服,而他七战七胜的不朽传奇也就此载入史册。

      十一月,徐达和李文忠由于战况不利,也先后班师。双方就此陷入了僵持状态,直到十余年后,这种僵持才被打破,打破它的人正是在这次北伐中成长起来的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5: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第十六章:建国(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

      与北元的战争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看看朱元璋是怎样着手建立他的国家的。

      朱元璋建立了国家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它取一个名字,至于朱元璋为啥给自己的朝代取名为明,这只能去问朱元璋自己了。开国皇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这一点朱元璋做得相当好。为了鼓励种田,朱元璋还发布命令,犯罪之人,只要不是杀头的罪,统统发配去种田,同时他还大大消减各地的租税,除了一个地方外。这个地方就是张士诚占据过的江浙地区,可见,朱元璋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他还十分痛恨商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宋朝以来以商为主的发展方向。在政治上,他几乎照搬了元朝的各项机构。

      这里介绍了一下明朝的科举制度,这是明朝的一个特色。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这个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而乡试是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里出题,而且名额有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个举人才有资格做官,但并不是举人就一定能做官,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考中举人的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人才能参加,这些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贡生。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回答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状元虽然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但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却并不是状元,而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许多材料记载,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此人是正统年间的商辂。其实在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也是连中三元者,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中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连中三元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

      考试为了啥,当官啊,可是在明朝,当官也有一个很让人哭笑不得的条件,就大挑,干啥,光有才不行,还得长得帅!这,简直成了那个啥了,以貌取人?看来长的好在明朝可是一个当官的首要前提了。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还为这些学子们设置了最困难的一道关卡,那就是八股。八股可以说是明朝的发明创造。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三场,第一场靠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

      八股文的三大限制:出题限制,朱元璋与刘基商定,一律用“四书”、“五经”原文出题;思想限制,一律依照朱熹的思想,不得越雷池一步;形式限制,一律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八股考试的弊端很多,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比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等。

      下面该说说朝廷的争斗了,这是每个朝代都必须存在的事实,不然一个朝代怎么可能维系下去,不在争斗中成长就在争斗在毁灭,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之一。两大集团登台亮相,浙东集团刘基,淮西集团李善长。这可了不得了,这两位大人物,大家应该不能忘记吧,这可都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大能人啊!文人自古就相轻又相惜,好吧,好戏开始。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这可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刘基呢,一个外乡人,他太有才了,朱元璋判断对的,刘基也能判断对,而朱元璋判断错的,刘基还能判断对,这就有问题了,皇帝身边的人比皇帝更有判断力,不杀你已经算是法外施恩了,所有刘基比起李善长来,那就从朱元璋这里,输了一大截。

      在接下来的争斗中,刘基彻底输了,他输掉的不只是荣华富贵,而是他的生命。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这里提到的胡惟庸,已经是当时的丞相了。

      刘基:1336年在江西做元政府的县丞,开始仕途生涯。1360年,开始跟着朱元璋出谋划策。1370年被封为诚意伯。1375年死。

      这里还有一个插图,值得好好琢磨一下。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优势,朱元璋老乡,为人低调。主要人员有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等。浙东集团:首领刘基,优势,料事如神,厚黑学功底深厚。主要人员有杨宪、高见贤等。第一回合:刘基执意杀李善长的亲信李彬,李善长煽动大臣攻击刘基,刘基被迫回老家。第二回合:刘基扶植代言人攻击李善长,朱元璋立场动摇,淮西集团被全面打压。大结局:大臣在朱元璋面前打刘基小报告,朱元璋对刘基起疑心,刘基彻底失去朱元璋的信任,至此淮西集团大获全胜。

      对于刘基的死,无论此事是否跟朱元璋有关,但朱元璋难逃其咎。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民间传说的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对刘基的死,我是深表同情,然而,这也是一种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败了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大权在握,连李善长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接下来呢?历史在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06:34 , Processed in 0.1819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