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nry2000888

[【读书沙龙】] 【消夏读武侠】金庸两部武侠小说背后的中国历史片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二:

香港1962年华山大营救事件



记录建国后百万内地居民逃亡香港的纪实文学《大逃港》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675916
这个帖子里面有详细过程描述:


关键资料摘录

大逃港之路:水尽粮绝 丢下至亲 坐以待毙

1962年5月底,在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深圳河湍急的水流中,出现了20多具逃港者的尸体。尸体顺着水势一路漂流,像一根根原木,毫无生气,与远处灯红酒绿中的香港市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触目惊醒的景象,不是电影情节也不是小说片段,而是真实且深刻地印在当年亲眼看到逃港故事的香港村民眼中。

1962年5月,在香港新界上水区一座名为华山的小山,由于毗邻深圳,由梧桐山、黄贝岭、打鼓岭逃出的3万多名逃港者均聚集在此。为躲避追捕,他们都藏匿在深山中,犹如惊弓之鸟。这些逃港者绝大多数来自惠州、淡水、东莞、石龙、太平、虎门及三水四邑等地。50年过去了,2012年12月的一天,我们重新踏上这座绵延在深港间的山头,跟随当年逃港者们的脚印,再次走过他们“来时的路”。

华山:一座被历史遗弃的荒山

从香港上水地铁站出来,经过约10分钟车程,眼前出现华山虽不威武但却沉重的身影。载我们的的哥万厚德已经60多岁,小时候就住在离华山不远的打鼓岭,他告诉记者,如今的华山方圆几里内已无人烟,与当年逃港时每天山头都有两三千人的场面相去甚远。

华山脚下,有一道破烂的铁丝网,旁边竖着的斑驳牌匾印满了时间的痕迹。走近一看,才发现牌匾上面写着“华山公立小学”,这间乡村小学于2006年停止运作,杂草丛生的遗址里学校的屋顶已被拆毁。

12月的香港,气温微凉,沿着山路一直走,四周全是以前村民的坟墓,大大小小一路蔓延。“当年逃港的人就是从这座山头翻山过来的啦”,出租车司机万厚德指着远方的山头说道,我们顺着万师傅指的方向步行爬向山顶。爬上山顶,我们到了最接近当年逃港者的地方。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华山山腰,一侧是高楼林立的香港市区,而另一侧则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圳最高的两座高楼——— 京基100和地王大厦。左边是饥饿,右边是面包;左边是绝望,右边是希望。或许,这就是当年逃港者在华山聚集时的心情。

50年后的华山,就犹如大逃港这段历史,遗落在了人们记忆的角落里,遗落在了华山的土壤里,但还有一部分,却被珍藏密敛在了一个小小的抽屉里。

至亲的人也无法相救

梁林荣,是当年亲历大逃港的港媒《成报》的记者。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梁林荣,依然身体矫健,头脑清晰,提到“大逃港”三个字时,梁老伯缓缓站起身,径直走向房间,拉开柜子的最后一格屉,从塑料袋里拿出了一件“压箱底的宝贝”———一本用工整的毛笔字写着“大逃亡”的牛皮纸本子。

就在这个不大的本子里,收藏剪贴着当年逃港路上的点滴故事和真实场景……

香港物业大亨叶小明的母亲就葬身于逃港路途之中。当年年仅11岁的叶小明至今还记得,母亲在被洪水包围时,把他推到了一棵大树上,但在混乱之中,有人蹬踏在了他母亲肩上,树上的他眼看着母亲重重地摔进了洪流之中。两天之后,水退了,侥幸逃生的他在离那棵大树一里多远的地方,找到了母亲的遗体。母亲被卡在两棵小树之间,手指紧紧地抠住一截树干,树干上都被抠出了一个小洞。

在逃港途中,饥饿与求生的自私也无情地侵蚀着逃港青年黄良满兄弟俩的同情心与怜悯心。黄良满与哥哥在跟随逃港人潮翻越深圳梧桐山后,被一直哀啼不止的婴儿啼哭声拉住了前行的脚步。一个几月大的婴儿正躺在妇人身边,妇人因为摔伤和饥饿,已晕死在路旁多时。黄良满说,路过的逃港者很多,但前面险阻重重,自身难保,人性的自私最终战胜了怜悯,没有人向婴儿施以援手,他们也没有,无尽的自责与内疚让他不禁失声痛哭。

“许多偷渡的老弱妇孺,在山上跌伤、患病,他们水尽粮绝,坐以待毙,至亲的人,也无法相救,于是夫弃其妻、兄舍其弟……”一位逃港老人因为不堪长途奔袭之苦而病倒在山中,老人为了不拖累他的两个侄儿让侄儿离开不用管自己。两个侄儿途遇港媒的记者,便不断向记者求助,希望老人能够得到救治,但记者自己也是历尽艰辛才躲过警察的防线得以上到山上,实在无能为力,两个年轻人只能抱头痛哭,忍着生离死别的巨痛无奈丢下了自己的亲叔叔。这样的插曲,在那个年代的独特背景下比比皆是。

华山村民、媒体、港人自发救援

香港媒体统计,1962年是“大逃港”的一个高潮,而平均一个逃港者,能与10名香港的亲人、同乡、同学、朋友发生联系。发生在华山的血泪故事,牵动绝大多数港人的心。当年,梁林荣一连20多天,每天都到华山山头,他见到的大多数是单身的年轻人,当他问逃港者“为什么要逃亡来香港?”时,所有人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没有吃的”。

在逃港者聚集的华山坳附近就是通往上水的公路,但公路旁军警林立,逃港者只能走崎岖偏僻的山坳小径。他们大多经历了连日奔波,干粮早已吃光,躲在山中只能以饮水充饥。警方间歇性地对山上逃港者进行驱逐和围捕行动,让逃港者精神高度紧张、缺粮缺水,不断有逃港者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晕倒。

华山坳附近的村民听说后,许多人带着粮食、茶水等自发去山上救助逃港者。在山中,村民看到逃港者大多“疲惫不堪、神色沮丧”,见到村民携带的食物,“即不问来历、蜂拥上前、一抢而光,而食物已经到手,即狼吞虎咽,凄惨情形,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根据事后统计,大约有一半的逃港者,在市民的掩护下逃入市区。梁林荣说,警察对逃港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来是“逃港者太多,抓也抓不完,今天你把他遣返回去,他明天又来了”;二来,面对这些只是想吃饱饭的逃港者,“此乃恻隐之心,谁人无之,看了那样凄惨场面,就算铁石心肠,亦为之感动。”。甚至有香港警察不听命令,和逃港者拥抱在一起流泪

“每天都有两三千人集聚在山头,有逃港者、有警察、有港人……”,梁林荣翻着自己亲手剪贴的牛皮纸本子告诉南都记者,当年看到这些场面觉得“很是辛酸”,所以他自己尽己所能地带着干粮到华山接济他们。《明报》在当年5月份的多期报纸上,还登载了“本报读者捐款芳名”,号召读者向被困的逃港者捐款或提供食物、医药。当年《新报》的老板也自己出钱买吃的,然后用车运到华山接济逃港者


“逃港梦”被碾碎

一边是逃港者的凄惨状况和普通香港居民对逃港者的同情、怜悯,一边是香港政府、警察对偷渡的打击。每天都数千逃港者偷渡至香港,香港政府再也坐不住了。1962年5月14日,香港政府开始对偷渡逃港者实行“即捉即解”的政策,即对拘捕偷渡逃港者,立即遣返回内地。

5月15日下午4时,香港警方率领数百名警察赶到华山坳,“兵分三路开始对山上逃港者进行包围追捕,已成惊弓之鸟的逃港者再次如狼奔豕突,在深山中与警察展开追逐战。当天,有数百名逃港者被警察截获,之后被用8辆大车遣返至粉岭训练营,其余逃港者多向打鼓岭山区逃去。”在此后的“华山事件”中,港英政府对逃港者的政策也更为严苛,香港警方对华山坳地区采取了封锁的措施,救济逃港者的附近村民、逃港者的亲属、甚至想要救济的教会都被警方阻挡在华山坳外。

5月20日,时任港英总督颁布命令,不仅将边界禁区的范围大为扩大,还重申1958年的移民条例,严告香港市民不得进入禁区,对于任何唆使及劝导别人非法入港者,依例可以罚款2000港元或者入狱一年。针对“华山事件”中逃往其他地区的逃港者,香港政府开始对新界的居民区进行搜查,寻找藏匿其中的偷渡逃港者。

据港媒记载,仅5月20日一天,华山被捕逃港者达两三千人,他们当天就被大车押送,重新被遣返回河对岸的内地。5月21日,当押解车通过文锦渡驶入内地后,周围的群众纷纷开始将手中的粮包、石块砸向警车,以图泄愤,直到晚上7点,部分军人下车拿出手枪、冲锋枪,并将刺刀上好,才慢慢止住骚乱。

明报在其5月份的一篇社评《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中写道,“最近我们很少写社评,因为事实上,许多问题我们感到不安。大陆同胞来到香港而又被打回头。港府当局给他们吃饱,有礼貌地遣回,站在人道立场,似乎合情合理。这样巨大的痛苦,巨大的不幸……束手无策。”

“现在都不敢去想以前的这些情景”,对于现在已鲐背之年的梁林荣来说,再次重温这些情景,让他觉得就像在看大银幕的电影。

http://focus.szonline.net/Channel/201212/19/710522_2.s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参考:


金庸文革时期政论文结集:百姓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2013年07月24日 08:50
来源:经济观察网 李以建

关键段落摘录:


撰稿的来源

近20年前,我刚去上班,金庸先生吩咐我做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整理他那些大书橱的书籍,并将其归类登记。印象十深刻的是,有不少佛教经典,其中光《大藏经》就有两套,不少典籍金庸都圈点阅读过,还在眉批上用红笔留下墨迹,比如《楞严经》、《大智度论》等。之后,我才知道,金庸不仅曾深研佛学,而且为了探究佛学的真谛,他不满足中文的翻译,专门到英国图书馆翻查过最早的英译本,如《阿含经》等,希望从中窥探出早期经典翻译的原意。这也许就是他后来一再表示希望学习梵文的真正目的。由此可见金庸的语言天赋非常人所能企及,对学问的钻研达到精深的层次。

金庸精通英语,年轻时任职杭州《东南日报》,第一份的工作就是担任翻译,之后来到香港,一直到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历史硕士和博士学位,数十年来他不仅能阅读精深的国外经典著作,而且一直都能用英语直接对话,并能熟练地用英语来写作。而金庸的中文水平更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他的专栏文章,不仅可以来自外国的第一手数据,而且能融会贯通地化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撰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

曾有读者来信询问金庸的信息来源,金庸很坦率地回答说:“买来的。”《明报》初期,经济上还十分拮据,不可能订阅诸多的报刊杂志,于是金庸就充分利用报摊和书店的便利,每天都花时间去翻查,只要发现可以用于撰写专栏的数据,他就将其买下来。当时他住在港岛,而报馆的办公室在九龙,每天都要乘坐渡轮横越过维多利亚港湾,他谈到,“九龙尖沙咀码头前,有一档报贩专卖外文航空版的报纸,美国的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快报、每日邮报,西德的佛兰克福日报、汉堡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以及曼谷日报,马尼拉时报,新加坡海峡时报等等都有”。仅从他如数家珍似地提起这些报刊,即可见他每天翻阅的报刊数量之多,接触的信息面之广。当然,如金庸所说:“如果每种都订下来,当然太不经济,我也没有这许多时间去阅读和利用。我经常去翻翻,看到有合用的资料,就花一元买一份。”金庸关心报刊内容,且熟悉价格,包括长期订阅和零卖的差别,这无疑都跟他本身也在办报密不可分。(《七元五角买一份报纸》,1963年1月22日,《明窗小札》)。

================

金庸十分敬仰当年创办《大公报》的张季鸾先生,立志以其为榜样,尤其是遵循从事新闻事业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原则

================

同样,1963年1月17日,金庸在《明窗小札》专栏中还以《明辨是非积极中立》为题,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此专栏所秉持的依然是《明报》的宗旨,即“明辨是非,积极中立”,“所谓‘积极中立’”,“乃是站在中国人的爱国立场,对中共和国府的施政一视同仁地对待,凡是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赞扬之,有害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反对之。如果国家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发生矛盾之时,我们以老百姓为重”。他认为自己有三方面的优势,即文中所谓“我们占了三大便宜”:“第一是旁观者清,没有利己利党的打算,头脑容易清醒。第二是说话总比做事容易,指手画脚的批评,自是方便过手忙脚乱的做事万倍。第三是我们很肯接受读者诸君的批评意见。”

===============


严格来说,金庸的这种写作策略,无论是双重身份的互换,还是三种身份的重迭,或是四重身份的交错,其中最清晰的是他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学作者的泾渭分明。即小说就是小说,新闻就是新闻,二者不容产生混淆;换句话说,文学创作归艺术虚构,新闻评述则归事实陈述,各自凸现其特色。因此,我们难以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寻觅到新闻事件和政局评述的痕迹,虽然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时,曾出现某些影射现实的手法,比如《笑傲江湖》中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狂热政治运动形式和口号的影射等,但这在后来经过他整整花了10年时间批阅增删的改写时,都已经完全抹去类似的表面痕迹。正由于此,金庸的小说才堪称经典的文学著作,被列入文学发展史而占有一席之地。同样,金庸所撰写的社评和专栏文章,尽管也涉及艺术的批评、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乃至社会趣闻传奇的描述,但这些文章均非来自虚构之笔,而是源于有根有据的新闻事实或报道翻译,绝无天马行空的杜撰或臆想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3_07/24/27847145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8: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没有过度解读,香港的华山大营救事件是金庸明报起家的源头,这是金庸传里面早就透露出来的事实,华山派确实不是第一次出现,不过第一次作为主角派系出现只有笑傲江湖中间,而且笑傲江湖就是嘲讽文革的作品,只不过今天的版本金庸做了删改,原始版本更明显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还有一点说明,笑傲江湖开头的危机就是葵花宝典引起的危机,这个危机牵涉了正派和魔教两大势力,包含了大量的对决,其中华山派令狐冲是靠着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独孤九剑最终破解葵花宝典的武功,化解了震撼武林的大危机,包括拯救衡山派的女尼,同时华山派的令狐冲连接魔教任盈盈和任我行,最终化解正派魔教的冲突,就是说华山派令狐冲靠着华山剑宗的独孤九剑和广泛联合最终完成拯救江湖的重任,所以华山派令狐冲当之无愧的是拯救危亡的第一人,书中的泰山其他门派属于绿叶,作者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了,总体大框架按照我的发明貌似应该是仿着魔戒(指环王)的大框架进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其实还有一个课题可以给大家提出来欢迎讨论:



就是金庸的华山情结,这块我建议咱们园地有文科的专家做个金庸作品华山统计和脉络分析,这样能得出很多新鲜的结论来!

资料曰:金庸先生凭资料的记载和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奇险雄峻的华山为背景,在他的十五部小说中,有十三部提到华山,写到“华山派”,展开他的武侠世界,描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而脍炙人口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经典名著更是将华山作为故事展开的大背景。



最早看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华山论剑的章节,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到1959年,在《香港商报》连载。

要知道华山算是西岳,没有选择中岳嵩山作为正面典型,而把中岳嵩山的派别嵩山派左冷禅作为反面人物书写绝对不是金庸的笔误,而且金庸经过精密算计后的暗喻,中岳嵩山派左冷禅身上集合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很多特点,并派的冷血,高唱江湖道义的假仁假义,杀刘正风和曲洋的斩草除根和逼迫刘正风孩子划清界限,这些都是当年发生过的事情的折射,这点是金庸研究目前公认的结论吧。

所以我解读华山派和令狐冲,我感觉并没有什么过度的问题,金庸也绝对不会一时兴起总是用华山这个题材,尤其是当1962年香港逃港内地灾民的华山大营救事件后,金庸更加有了华山题材的复用的决心。


===========================


资料:


偶像的黄昏:从金庸到“金庸酒”

——兼谈金庸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的难产

关键段落摘录:

回首自己的一生,金庸清楚地知道,没有香港,就没有金庸。无论是他的武侠小说还是他创办的《明报》,都是香港殖民地时代的典型产物,是香港造就了金庸。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来到香港,金庸留在大陆,以他的家庭出身,以他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学习的经历,以他曾在国民党背景的《东南日报》和“小骂大帮忙”的《大公报》的工作经历,就算逃过了1957年,也绝对难逃过1966年;和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一样,金庸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注定了将在漫长的流放、苦役和批斗中度过。因此,他曾说过:

如果我不来(香港),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我会继续留在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干下去,但可能在“反右”的时候就给斗掉了,(笑)最有可能就是在“反右”时给斗掉了,到后来在“文革”时可能又糟糕了

==================

度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境之后,金庸的壮丽人生一幕幕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展开。金庸与《大公报》笔战,其笔挺立在“文革”变幻的风云中,他在香港“六七”风暴中成了暗杀对象,他的《明报》王国屹立在这个世界的自由港。这样一个报人,一个对世局人生有深切了解,对中国历史现实都有着精到观察的知识分子,假如能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独立品格,坚持当年的新闻理想,未尝不能成就其现代人格,以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武侠小说家载入史册。然而,金庸没有做到,当历史出现了某些变化之后,他的许多选择只能让人失望。在忧患中,金庸保持了清醒,并有所承担,然而,在安乐、在无边的鲜花和掌声中他却不能自持。他的权力观、新闻观、金钱观、宗教观以及他强烈的反美、仇美观点,都暴露出其性格中懦弱、自私、贪婪、虚伪、狭隘的一面。一句话,在人格、思想、心理结构上,金庸还没有走出古代。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402/0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1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在線:电影《英雄儿女》真身蒋庆泉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说:我是战俘,不是英雄。当时我确实对着步话机喊“向我开炮”,谁知我们的炮没响,美国人一发炮弹把我震昏死过去,醒来已经躺在美军医院。回国后接受审查,每日认罪写检查。文革说他是叛徒,拉出去批斗。因为,人民军队字典里没有被俘,被俘就等于变节。

@老夫尚未朽: 蒋庆泉,1928年生人,现住地为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乡下。原入朝志愿军第23军67师201团5连步话员,所述战事发生在1953年4月18日,目标为攻占石岘洞北山。連、排、班长均阵亡,蒋用明语呼喊向他所在位置开炮!未果,反被美军弹击中后昏迷。·醒来方知是在美军运送救治被俘伤员的卡车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oops1于2013-07-25 11:26发表的 :
@香港在線:电影《英雄儿女》真身蒋庆泉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说:我是战俘,不是英雄。当时我确实对着步话机喊“向我开炮”,谁知我们的炮没响,美国人一发炮弹把我震昏死过去,醒来已经躺在美军医院。回国后接受审查,每日认罪写检查。文革说他是叛徒,拉出去批斗。因为,人民军队字典里没有被俘,被俘就等于变节。

@老夫尚未朽: 蒋庆泉,1928年生人,现住地为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乡下。原入朝志愿军第23军67师201团5连步话员,所述战事发生在1953年4月18日,目标为攻占石岘洞北山。連、排、班长均阵亡,蒋用明语呼喊向他所在位置开炮!未果,反被美军弹击中后昏迷。·醒来方知是在美军运送救治被俘伤员的卡车上··


随着大量解密文件和沈志华教授的研究,现在大家对于当年的志愿军巨大的牺牲是逐步了解了,我们花费了大量鲜血和资金培养出来朝鲜金家三代世袭,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不过想想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费劲半天,最终也是要退隐江湖的结局,似乎就能放轻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再补充说明一下:


笑傲江湖和鹿鼎记都存在老版和新版的阅读问题,我看的比较多的是老版的,新版的大概看了两遍,感觉新版修饰的地方比较多,所以咱们两个讨论时候需要说明老版还是新版,新版里面抹去了不少金庸原先指代的东西



百度百科上面专门有这么一小段:

针对旧版而言:魔教十长老是死于风清扬剑下;风清扬后来住在思过崖一石洞内;岳灵珊从青城派手中救林平之时有“慨饮毒酒”的情节;曲非烟没有死;对桃谷六仙有较详细描述,新版则对六人外貌一概以“马脸”来形容;旧作对岳不群内心的描述较多,却也显得累赘,不如新版的不动声色;衡山派“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在“聚歼”一章中惨死在华山石洞,是被众瞎子乱剑砍死的,但新版让他复活,并在令狐冲和任盈盈大婚之日,用胡琴奏出他唯一带有欢乐气氛的《凤求凰》;有些名字不大一样,如向阳巷旧作葵花巷,日月神教旧作朝阳神教,而人名大多只是换了一个姓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5: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刚刚找到的网上的两个版本的目录对比:


梦远书城的目录:

笑傲江湖
4册,共四十章,后记1。
男主角:令狐冲  女主角:任盈盈
其他主要人物:岳不群、东方不败、左冷禅、岳灵珊(小师妹)、仪琳
武功:独孤九剑、葵花宝典

第一回 灭门 (2) (3) (4) (5) (6) (7) (8)
第二回 聆秘 (2) (3) (4) (5) (6) (7) (8)
第三回 救难 (2) (3) (4) (5) (6) (7)
第四回 坐斗 (2) (3) (4) (5) (6) (7) (8) (9)
第五回 治伤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六回 洗手 (2) (3) (4) (5) (6)
第七回 授谱 (2) (3) (4) (5) (6) (7) (8) (9)
第八回 面壁 (2) (3) (4) (5) (6) (7) (8)
第九回 邀客 (2) (3) (4) (5) (6) (7) (8)
第十回 传剑 (2) (3) (4) (5) (6) (7) (8)
第十一回 聚气 (2) (3) (4) (5) (6) (7) (8)
第十二回 围攻 (2) (3) (4) (5) (6) (7) (8) (9) (10)
第十三回 学琴 (2) (3) (4) (5) (6) (7) (8) (9)
第十四回 论杯 (2) (3) (4) (5) (6) (7)
第十五回 灌药 (2) (3) (4) (5) (6)
第十六回 注血 (2) (3) (4) (5) (6) (7)
第十七回 倾心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十八回 联手 (2) (3) (4) (5) (6) (7) (8)
第十九回 打赌 (2) (3) (4) (5) (6) (7) (8)
第二十回 入狱 (2) (3) (4) (5) (6) (7) (8)
第二十一回 囚居 (2) (3) (4) (5) (6)
第二十二回 脱困 (2) (3) (4) (5) (6)
第二十三回 伏击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十四回 蒙冤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十五回 闻讯 (2) (3) (4) (5) (6)
第二十六回 围寺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十七回 三战 (2) (3) (4) (5) (6) (7) (8) (9)
第二十八回 积雪 (2) (3) (4) (5)
第二十九回 掌门 (2) (3) (4) (5) (6) (7) (8) (9)
第三十回 密议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三十一回 绣花 (2) (3) (4) (5) (6) (7) (8)
第三十二回 并派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十三回 比剑 (2) (3) (4) (5) (6) (7) (8)
第三十四回 夺帅 (2) (3) (4) (5)
第三十五回 复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三十六回 伤逝 (2) (3) (4) (5) (6) (7) (8) (9)
第三十七回 迫娶 (2) (3) (4) (5) (6) (7) (8)
第三十八回 聚歼 (2) (3) (4) (5) (6) (7) (8) (9)
第三十九回 拒盟 (2) (3) (4) (5) (6)
第四十回 曲谐 (2) (3) (4) (5) (6) (7) (8)
后记

================

老版本

笑傲江湖<旧版>
第 一 回 福威镖局 第 二 回 恶鬼索命 第 三 回 人命关天 第 四 回 艺不如人
第 五 回 慨饮毒酒 第 六 回 金盆洗手 第 七 回 青城窥秘 第 八 回 觊觎秘笈
第 九 回 醉仙楼头 第 十 回 详述经过 第十一回 对坐比斗 第十二回 塞北明驼
第十三回 群玉院中 第十四回 华山门下 第十五回 心猿意马 第十六回 盟主旗令
第十七回 邪魔外道 第十八回 赶尽杀绝 第十九回 杀人灭口 第二十回 面壁思过
第二十一回 蜜意柔情 第二十二回 情海生波 第二十三回 怪招夺剑 第二十四回 不速之客
第二十五回 愈斗愈强 第二十六回 独孤九剑 第二十七回 掌门之争 第二十八回 桃谷六仙
第二十九回 真气疗伤 第 三十 回 藉词避祸 第三十一回 生死之交 第三十二回 雨夜血战
第三十三回 不甘屈辱 第三十四回 有苦难言 第三十五回 金刀王家 第三十六回 隐世高人
第三十七回 杀人名医 第三十八回 极品美酒 第三十九回 黄河老祖 第 四十 回 五仙教主
第四十一回 水蛭转血 第四十二回 五霸冈上 第四十三回 琴韵心声 第四十四回 水中倒影
第四十五回 情意绵绵 第四十六回 逐出师门 第四十七回 仗义出手 第四十八回 孤山梅庄
第四十九回 江南四友 第 五十 回 剑法无敌 第五十一回 湖底黑牢 第五十二回 被困牢笼
第五十三回 吸星大法 第五十四回 黑木令牌 第五十五回 魔教教主 第五十六回 仙霞岭上
第五十七回 暗箭难防 第五十八回 乘人之危 第五十九回 临终重托 第 六十 回 剑谱之谜
第六十一回 师门恩怨 第六十二回 火窟救人 第六十三回 情深恩重 第六十四回 大张旗鼓
第六十五回 武当山下 第六十六回 被困少林 第六十七回 绝处逢生 第六十八回 狡计取胜
第六十九回 三场比斗 第 七十 回 荒郊雪人 第七十一回 往事如烟 第七十二回 恒山掌门
第七十三回 密商大计 第七十四回 中伏遇险 第七十五回 黑木崖上 第七十六回 东方不败
第七十七回 不可不戒 第七十八回 封禅台上 第七十九回 妙话如珠 第 八十 回 比武夺帅
第八十一回 往事如烟 第八十二回 如此君子 第八十三回 英雄末路 第八十四回 报仇雪恨
第八十五回 自宫练剑 第八十六回 无情无义 第八十七回 恩尽义绝 第八十八回 重返恒山
第八十九回 阴谋已败 第 九十 回 倾吐心思 第九十一回 桐柏双奇 第九十二回 喋血华山
第九十三回 枭獍授首 第九十四回 大失所望 第九十五回 巧计埋伏 第九十六回 恶有恶报



鹿鼎记<旧版>
第一回 人为刀俎 第二回 小人毒计 第三回 精忠英勇 第四回 有福同享
第五回 人小胆大 第六回 摔跤勇士 第七回 诡计杀人 第八回 冒名顶替
第九回 赌钱使诈 第十回 潜入禁宫 第一一回 权臣欺主 第一二回 计智救驾
第一三回 抄家得宝 第一四回 瓜分赃银 第一五回 宫闱之中 第一六回 奉有密谕
第十七回 肉中下药 第十八回 刀劈鳌拜 第十九回 阶下之囚 第二十回 因祸得福
第廿一回 出任香主 第廿二回 兴师问罪 第廿三回 拥桂拥唐 第廿四回 猪腹藏人
第廿五回 虚声恐吓 第廿六回 亲王宴客 第廿七回 筵前比武 第廿八回 两小无猜
第廿九回 宫中刺客 第三○回 诡计杀人 第三一回 虚声恐吓 第三二回 大卖人情
第三三回 赴沐王宴 第三四回 顺水人情 第三五回 要做英雄 第三六回 计释刺客
第三七回 击掌立誓 第三八回 威胁不成 第三九回 太后寝宫 第四○回 获悉内情
第四一回 依依惜别 第四二回 八部经书 第四三回 恩将仇报 第四四回 妒火中烧
第四五回 鬼屋惊魂 第四六回 人去无踪 第四七回 一门孤孀 第四八回 斋僧礼佛
第四九回 夜闯禅院 第五○回 有恃无恐 第五一回 十八对一 第五二回 软玉温香
第五三回 伪造碑文 第五四回 自相残杀 第五五回 解危言和 第五六回 亲传武功
第五七回 疑真疑假 第五八回 五龙令现 第五九回 带兵赌钱 第六○回 反败为胜
第六一回 逼供诬陷 第六二回 少林为僧 第六三回 武功博杂 第六四回 乔装下山
第六五回 简易招式 第六六回 佛法无边 第六七回 贵宾寻仇 第六八回 住持清凉
第六九回 妙计脱困 第七○回 刺客行凶 第七一回 图穷匕现 第七二回 真假太后
第七三回 解围杀人 第七四回 计退强敌 第七五回 妙计杀敌 第七六回 杀龟大会
第七七回 无中生有 第七八回 被迫成亲 第七九回 千方百计 第八○回 阿谄挑拨
第八一回 施计解危 第八二回 偷天换日 第八三回 毒打火烧 第八四回 太监驸马
第八五回 迫问真象 第八六回 计盗经书 第八七回 深宵火警 第八八回 寻死觅活
第八九回 提审刺客 第九○回 哀宛动人 第九一回 往事如烟 第九二回 互换人质
第九三回 赌场出术 第九四回 艳婢救主 第九五回 同病相怜 第九六回 当年往事
第九七回 皇帝英明 第九八回 奉旨祭天 第九九回 率领水师 第一○○回 坐等捷报
第一○一回 阿谀有术 笫一○二回 义婢救主 第一○三回 罗刹公主 第一○四回 献计造反
第一○五回 安排定计 第一○六回 大臣聚议 第一○七回 不拍马屁 第一○八回 赛马作弊
第一○九回 擒吴应熊 第一一○回 收买人心 第一一一回 妙语解厄 第一一二回 母子重逢
第一一三回 失手成擒 第一一四回 巧语解危 第一一五回 春色满床 第一一六回 群雌混战
第一一七回 有心回护 第一一八回 移花按木 第一一九回 病汉奇能 第一二○回 施毒制人
第一二一回 为虎作伥 第一二二回 共商大计 第一二三回 密摺通风 第一二四回 巧杀钦犯
第一二五回 尽知底蕴 第一二六回 监视严密 第一二七回 巧计脱险 第一二八回 甫脱樊笼
第一二九回 众叛亲离 第一三○回 恩将仇报 第一三一回 薄情寡义 第一三二回 被困荒岛
第一三三回 荒岛生涯 第一三四回 讽言讽语 第一三五回 为民请命 第一三六回 出征罗刹
第一三七回 诈败诱敌 第一三八回 献俘报捷 第一三九回 水炮破城 第一四○回 奉旨议和
第一四一回 议和划界 第一四二回 威武不屈 第一四三回 升官晋爵 第一四四回 奉旨监斩
第一四五回 奉旨查案 第一四六回 左右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oops1于2013-07-25 11:26发表的 :
@香港在線:电影《英雄儿女》真身蒋庆泉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说:我是战俘,不是英雄。当时我确实对着步话机喊“向我开炮”,谁知我们的炮没响,美国人一发炮弹把我震昏死过去,醒来已经躺在美军医院。回国后接受审查,每日认罪写检查。文革说他是叛徒,拉出去批斗。因为,人民军队字典里没有被俘,被俘就等于变节。

@老夫尚未朽: 蒋庆泉,1928年生人,现住地为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乡下。原入朝志愿军第23军67师201团5连步话员,所述战事发生在1953年4月18日,目标为攻占石岘洞北山。連、排、班长均阵亡,蒋用明语呼喊向他所在位置开炮!未果,反被美军弹击中后昏迷。·醒来方知是在美军运送救治被俘伤员的卡车上··


凤凰网播出过沈志华和夫人的访谈,说当年志愿军被俘人员的情况,包括美国苏联档案材料,这些志愿军被俘人员可遭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变化:

1980年以前的金庸武侠小说是作为明报的连载形式出现,尤其是金庸最后几部小说很大程度上是金庸根据时局变化加上自己艺术加工,此时的武侠小说有着影射的形式起着批判和预言的功用,尤其是笑傲江湖和鹿鼎记,用很多作者的话来说,金庸武侠变化很大,叫大家都有点不认识了,但是任我行的骄横,东方不败的诡异,左冷禅的虚情假意,韦小宝的左右腾挪那是跃然纸上,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大家都知道是指当时的运动形式。

2000年以后的金庸小说是经过删改后金庸自己整理出版的程序化作品了,此时的作品按照金庸的说法就是吸取了不少地区读者的意见,把一些乱序的地方给整理清楚,把一些过于明显的指代给模糊化,此时的金庸小说已经离开1960-1970年代很远了,转变成一个纯粹的商业通俗文学作品,金庸做的更多是发掘其中商业利用价值,原先犀利的批评影射已经渐渐去掉了,金庸系列作品完成一个纯商业的华丽转身,读者也变成了多数是不了解当年时代背景的新一代读者了,金庸关注更多是作品的戏剧电子游戏改编授权,时代变化,金庸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当然也在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1: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畅游2000万签下金庸十部著作手游改编权
2013年07月20日 13:50:13
来源: 新浪科技

7月19日消息,据搜狐畅游移动运营事业部总经理陈国军证实,畅游已斥资2000万人民币获得金庸十部著作的手游独家改编权,基于这十部武侠题材的多款手游正在开发中,最快一款将于8月面市。

  搜狐畅游此次获得独家手游改编权的包括十部,具体为:《天龙八部》、《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含《越女剑》)。

  早在几年前,畅游已经获得《天龙八部》与《鹿鼎记》的网络游戏改编权。此次畅游购得包括《天龙八部》和《鹿鼎记》在内的十部著作的手游改编权,一方面表明畅游对武侠题材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其进军手游市场的决心。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7/20/c_13255815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1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千古以来以文致富第一人 金庸是侠客还是庸人?

他已经年迈,但你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冬日下午的阳光,带些慵懒地照在位于香港北角的这间偌大的办公室里。窗外,维多利亚湾湛蓝的海水一如数十年前,一个叫查良镛的年轻人初来香港的日子。

  那时候他25岁。身无分文。后来他改名金庸,成了著名报人,成了一代武侠小说的宗师,成了“千古以来以文致富的第一人”。

  他见证过香港文化从起步到繁盛的各个阶段并参与其中,培育和积蓄了大量人才。他是一个报人,也是著名影评人,甚至还是导演,到最后,还提出了香港回归后基本法起草的“主流方案”,确立了目前香港政体的基本框架。

  他总是在创造新闻和被新闻追逐。与内地高官过往甚密,屡次受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去年的浙大博导资格事件,刚刚平息,他又宣布以八十高龄,去剑桥大学读历史,做一个老学生;在全世界疯狂改编他的著作搬上电视荧屏的时候,他也不甘寂寞,一直在修改自己笔下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命运。


====================

记者:听说因为这次《鹿鼎记》的结局改动比较大,倪匡劝过您?

  金庸:不改了,结局不会变。他们劝的,我都不听,全部不听。人家来劝我,我说你罗哩罗嗦干什么?各人写各人的,你写你的小说,我写我的。你来影响我,永远没有用。

  记者:那到底《鹿鼎记》的结局有没有改变?

  金庸:没有改变。我主要是文字的修饰改了很多。本来说是让韦小宝出家的,因为他有几个老婆,对现代年轻人影响不好。但现在主要是在改文字,以前文字写得不好。文章放在那里要仔细地看,文章要改得越多越好。人家问鲁迅先生:文章怎么写法?他说,你把多余的字删掉就好了。所以我现在修改后,篇幅少了很多。

  记者:您为什么不停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呢,其实他们已经成为一些被大众认可的经典形象了,这样做是不是会伤害读者的感情?

  金庸:其实年轻时写文章,那时候比较匆忙,有很多人物当时是不满意的,但没有时间修改。现在有时间了,回头想想有很多可以再好一点的地方,所以就想让它更好一点。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6/02/06/00122526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5: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碧寒于2013-07-24 18:12发表的 :
个人觉得,文章内关于华山派的解读,属于过度解读了。如果单把华山来影射的话,那么书中泰山、衡山派又算怎么回事?况且华山派这个称呼也非这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如《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书中都有的。


金庸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您可以看看这条新闻:

金庸为反角向川人道歉

再次向四川人民致歉


  问:2003年10月8日,您首次登顶陕西华山参加“华山论剑”活动时,曾因自己小说中的“将四川武林人物多写成了反派”向赴会的四川武术人士何伟琪表示歉意。您为何将四川武林人物多写成反派?有何内幕和故事?


  金庸:没什么幕后故事,写成反面人物我都是想像的。在这里我想去,我为把峨眉派、青城派写成原来写的反面,向他们道个歉。但我坚决反对商业的炒作,曾有一个酒厂请我去四川,但涉及到商业炒作,让我把这个酒的故事从绍兴写到四川,他们还要给我200万,我宁愿自杀都不会干,我就是自杀也不会干。你们一定要把这些写出来。


  问:欢迎您到四川青城山和峨眉山、到我们报社来作客。


  金庸:如果没有商业利益,我肯定去,如果有商业的炒作,我马上登飞机回头。我会在夏天的时候,专门与夫人游青城和峨眉山。


  问:对此次《神雕》取景九寨,你有何好的建议?书中是否有关于九寨的场景描写?有小说迷认为其中的绝情谷等很适合在九寨拍。


  金庸:我很看好,张纪中已经向我汇报了两次。张纪中去四川取景,我很满意,他说四川景色很美,一定要把四川拍得非常美。我要用拍得美的方式向四川的人民道歉。


http://news.qq.com/a/20040409/000274.htm


其实笑傲江湖里面大量的四川青城派的东西,确实有点叫四川人看的不舒服,所以如果解读的话,也可以联系这些年金庸自己谈话的记录再比较看看,希望看到您的精彩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网传金庸版武汉高中排行榜 华师一附中天下第一

汉网-武汉晚报翁晓波

武汉各高中的实力水平,在“金庸迷”的眼中,都可以是一个“江湖”。昨天,记者在武汉“家长100论坛”里看到这样一则“高中排行榜”,该榜颇受网友关注和认可。

发帖者的网名叫“三少爷”,他做了说明:“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高考及竞赛成绩、特种指标等等,我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名高假以金庸武侠秘籍,戏说了一个排名。排名并非权威,仅作茶余饭后笑料。”

其中,第一名是华师一附中,该校的“武功秘籍”是“葵花宝典”。经验值、威望值和战斗力都是5星。在阐述理由时他说:“看过金庸武侠的人都知道,东方不败学了残缺的葵花宝典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华师一附中在江湖中的地位也正如此,占据老大的位置。名气高,历史悠久,优秀教师较多,教学水平很好,从来不愁招生。”


http://hb.qq.com/a/20130727/00402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23: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又出修订版了:

《金庸作品集》推出新修版 360余幅插画得到保留

2013年07月28日 09:55
来源:金羊网

《金庸作品集》也推出了新修版。

据朗声图书介绍,作为金庸作品的最新定本,此版《金庸作品集》包含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越女剑》、《卅三剑客图》、《笑傲江湖》、《鹿鼎记》等16部作品。

与以往的版本相比,新版装帧上更为精美。封面选用著名岭南画派画家董培新所画的金庸小说主题国画,以水墨来描绘金庸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如《乔峰血拼聚贤庄》、《乾隆皇西湖选美》等,深受金庸本人赞许。除此之外,原先由插画名家姜云行、王司马创作的360余幅经典插画作品,在此次新修版中也尽数得到保留。


http://culture.ifeng.com/event/detail_2013_07/28/27996390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2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报人查良镛比小说家金庸更重要(组图)
2013-07-29 09:45:00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 

傅国涌: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从1955年到1972年,第一次大规模修订完成于1980年,一共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正是他人生最宝贵的青壮年期,似乎看起来他在武侠小说上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其实,在1959年之前,他的主业是副刊编辑、是电影编剧,武侠连载不过是副业,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心血,可谓妙手偶得,或者无心插柳。自1959年起他创立《明报》,白手起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了报纸的生存发展倾注了全部时间、心血,写武侠连载,招徕读者也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从“神雕”到“天龙”都是如此,等到“笑傲江湖”和“鹿鼎记”连载时,报纸发行量已经稳定,他无需为生存考虑,也因此,1972年连载完了“鹿鼎记”,他就封笔了,其中固然有其他原因,没有这方面的动力也是重要因素。在他心目中,至少在1989年之前,武侠小说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分量,报纸始终在他心目中居于首位。他曾一再说《明报》是他毕生的事业和梦想。

===================

傅国涌:我看重作为报人和政论家的查良镛,是因为他真实的人生原来就是如此,不是我刻意要厚此薄彼,而是他自己厚此薄彼。对于他报纸的看重也不是看重他的时评那么简单化,他的报纸彰显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处于两岸三地之间,以他的笔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同时他靠他的笔融入那个时代的跌宕风雨之中,成就了他人生的华彩。没有《明报》,仅仅凭武侠小说,他不会被海峡两岸看重,不会成为那个时代香港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所以,解读金庸人生,不能只从武侠小说入手,尽管那也是一种参考,毕竟其中有他真实人生的投影,有他生命经验的融汇

=================

傅国涌:金庸有多重的面相,他至少有三张面孔。一张是文人的。无论写通俗的武侠,还是纸上论政,他都是拿笔杆子的文人;第二张是商人的。他深受香港商业社会的影响,深谙香港市民的心理,洞察市场的需要。他办报,每一分都计算得很清楚,他心中有一个算盘,远胜于他不会经营的父亲,即使在其他方面他也常常在不经意中露出商人的精明;第三张脸是大中国主义的。他渴望大一统的、民族融合的中国,他在香港遥望北方,心系大陆,他热切关注台湾岛上一举一动,他在武侠小说中如此流露,在报纸论政时同样如此,他后期许多重大的选择都与此有关

====================


傅国涌:金庸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往往是娱乐版,他的新闻往往是有争议,爱之恨之不屑之都有。要说影响力,鉴于他晚年的许多表现,其实他已经没有什么真实的影响力了。要有,也只是在他的铁杆粉丝中仍保留着挥之不去的那种影响。必须说,他的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过去了,每个人都免不了这一天,他也不例外,这是不可抗拒的。当然他的小说将继续拥有读者,那里埋藏着很多读者少年的梦。

  也可以说,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一步步亲手把自己的影响力卸载了。我尊重金庸的人格,虽然我不认同他晚年的许多判断和选择,但就我掌握的材料而言,他在生平亲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作出的选择还是站得住的,他是复杂的人,性格,经历,心态皆是。总而言之,他太聪明了。而我始终认为对太聪明的人要时刻保持警惕。


http://news.163.com/13/0729/09/94UMO7HS00014AED.html

金庸的命运其实就是一个黑五类的逃港命运,不过金庸是混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3: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法确实独特,一家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8楼hakwocbzkaq于2013-07-31 13:10发表的 :
楼主看法确实独特,一家之言

按照园地活动要求,尽量发明原创,所以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请您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5 04:02 , Processed in 0.38611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