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383|回复: 23

[【文史类原创】] 阿兔读历史之一:武姜做娘好辛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2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读历史,却对历史极端无知,真诚希望得到学士们的指点。

前几天读《闲看历史淡操心》,对春秋时代产生了兴趣,这就想起了一件往事:小时候听邻居老爷爷讲《东周列国志》,谈到郑庄公的名字“寤生”时,解释为睡梦中生产。当时阿兔我年纪小,傻乎乎的,对造人问题不敏感,于是对此种说法深信不疑。稍大一点,读《古文观止》,那里面将“寤生”解释为难产,当时阿兔我很天真,以为书上讲的总不会错,也没去深究。如今阿兔我已经到了不傻不天真的年龄,再读这段历史,可就要问上一句了:“‘寤生’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查文献才知道,对“寤生”的解释还真不少:
1.  疑非己产。(《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
2.  初生即能张目而视(《风俗通义》)
3.  新生儿窒息。(《风俗通义》)
4.  睡时生儿,醒来才发觉。(《春秋左传正义》卷二)
5.  难产。(《史记•郑世家》)后人进一步解释说“寤生”就是倒着生,脚先出。

这可就有点儿意思了,寤生这孩子到底是咋弄出来的?值得阿兔我研究研究。

一、  疑非己产说

我们先来看《左传》中的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这是“寤生”一词见于经籍的最早记录。

从这段叙述中,读不出任何寤生非武姜所出的蛛丝马迹。况且,“疑非己产”的“疑”字,也大有疑问——武姜再天真,也不会连自己肚子里有没有货都搞不清楚,要么是己产,要么不是己产,有什么好“疑”的?

“疑非己产”的说法,疑似国人能从光胳膊一路联想到私生子的伟大想象力的产物。所以,阿兔认为第一种说法可以排除掉。

二、  初生即能张目说

宝宝生下来就能睁眼睛不是问题,但与“惊姜氏”连起来就大有问题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提出这种说法的人缺乏妇产科常识。

古代的大老爷们儿,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比今天的小男人要高得多,他们连厨房都不下,对产房那些事儿更是不甚了了,于是想当然地认为造人这活儿自始至终不但光荣伟大,而且浪漫温馨,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有些被浪漫温馨感染了的爷们儿,甚至能创作出太阳砸进自己媳妇儿肚子里,自己便当了老爹的传奇故事。这些傻老爷们儿们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小宝宝来源于太阳的可能性,比来源于隔壁阿二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由于爷们儿们只了解闺房、卧房,缺少对产房那些事儿的感性认识,他们对于造人过程的想法,就如同郎教授指出的那样:全是错的!

阿兔我敢于如此肯定的下结论,是因为我自幼便对产房很熟悉。列位看官千万可别想歪了,去怀疑阿兔的人品,以为阿兔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专干些爬墙头儿、趴窗缝儿之类的事情,你要是这样想,那么你想的全是错的!我没有那么早熟,我熟悉产房是因为家母是妇产科医生。

在我开蒙前后,由于幼儿园翻建,有段时间我不得不每天混迹于家母的工作单位,虽然沦为失学儿童,但那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幸福时光。

家母去做手术的时候,总会有些漂亮的小护士阿姨跑来,用腻得难以下咽的声音逗我:“宝宝~~~,背唐诗给阿姨听。”于是我便奶声奶气的背上几首“床前明月光”、“何处染秋霜”什么的,于是漂亮的小护士阿姨便封我为才子,并抱着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新科大才子出去,买些鱼皮豆、棒棒糖、小人书什么的作为奖赏。

我至今也不明白,漂亮的小护士阿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空闲时间来逗我玩儿,也许是因为她们不必像医生一样去挥刀割人吧。在那些奖赏的刺激下,我加倍努力地背唐诗,同时也熟练掌握了骗小钱儿的技巧。

多年以后,我混迹于网上读书园地论坛,起初穷困潦倒、一文不名,每天伸出双手,不停地重复一句话:“老爷太太行行好~~~”。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一位叫老板娘的人,我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当我把叼着奶瓶子时就已经掌握的骗小钱儿技巧用到为人豪爽、心地善良的老板娘身上时,取得了令人惊心动魄的好效果。于是,正如大家看到的,我混成了网上读书园地的有钱人。我特别认同教育学家的这个观点: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有巨大影响。

上面提到“家母”,顺便再讲一个与“家父”有关的故事。有一次央视一位实力派男主持在节目中与访谈对象亲切的拉家常,拉着拉着拉到了访谈对象的父亲身上,这位实力派男主持脸上堆着成熟男性的迷人鱼尾纹,家父长家父短,叫得无比亲热、无比自然,不经意间便营造出一派和谐融洽的氛围,展示出其高超的主持技巧。

电视机前倒霉的阿兔却被当场雷翻——俺原以为做主持人风风光光,吃香喝辣,开名车住豪宅,整天被数不尽的妞儿泡去泡来,为此一度还动过投考主持人的念头。谁知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还要请别人的爹来给自己做便宜老子。主持人这碗饭,可不是闻上去那么香喷喷的。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咱回过头来接着说产房那些事儿。

我亲眼见过一个场景: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小宝宝被抱到一直守候在产房门口的那个爷们儿面前,那个爷们儿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那宝宝睁开双眼,循着声音努力的抬头,当然抬不起来,但这已经足以令那个新科老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满脸的“喜”,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惊”。

爷们儿的反应如此,那么武姜这个“娘们儿”的反应会不会有所不同呢?可能会,可能不会。

那位客官说了:“兔子,你这不废话吗!会与不会全让你说了。”

别急,听我解释。武姜会不会因为初生婴儿睁眼睛而吃惊,取决于她对造人这活儿的熟悉程度。假定她已经造过好几个,而且那几个初生时都不睁眼,则武姜很可能大吃一惊,否则,她没有理由因为宝宝睁了眼就吓得一辈子恨他。我从文献中,找不到武姜在生寤生之前有造人前科的证据。

三、  新生儿窒息说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出生即能张目说和新生儿窒息说同样出自《风俗通义》,为什么会互相矛盾呢?寤生这孩子究竟是生下来就瞪着好奇的眼睛东张西望?还是闭着眼睛闷声不响玩儿深沉?同一本书怎会有不同的解释?那是因为《风俗通义》早已亡佚,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对“寤生”的解释,就是自相矛盾的。

有没有可能因为新生儿窒息而使武姜受惊呢?大有可能!但这种惊,应该出于对宝宝的关心、痛惜:“老娘怀胎十月,你这不是叫我白玩儿一场么?你个缺德的短命鬼!护士,还不快进行复苏操作!”这种惊,伤心的成分居多。但这却与“遂恶之”矛盾,除非武姜这样想:“丫生下来就诈死,吓老娘一大跳,不跟你好了!” 不过,武姜似乎没有神经到这种程度。

四、易生说

就是指睡梦中生产,醒来才发觉。讲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小姑娘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后,发现自己床上多了个来路不明的男人(一尺多长的小男人),于是被吓了一跳,于是就再也不喜欢这个小男人了。

阿兔我很清楚,产房的黎明,绝不会静悄悄;造人的过程,绝不像浪漫爷们儿所描写的那样容易:一位娉娉婷婷的少女眼睛一闭,得到了白马王子的深情一吻;再睁开,便做了娘。

在我混迹于产房门口的日子里,曾经亲耳听到里面一位姐姐声嘶力竭地喊着自己亲爱的丈夫的名字,接下来呢,可不是“I love you”之类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那太俗!这位姐姐喊的是“XXX,你个王八蛋!你不是人!你害死我了!”那带着哭腔儿的凄厉余音在阿兔我耳边萦绕,三十余年不绝。

主张“易生”的人,该让她老娘用鸡毛掸子狠狠抽一顿。

四、  难产说

上面的四种说法都被排除,剩下的这一个只好是对的了。

但将“寤生”解释为难产是对的,将难产理解为逆生、脚先出却是错的。

如果以胎儿先露位置作为分类标准,难产可分为头位难产、臀位难产和横位难产三种。其中,头位难产发生率占总分娩数的13%左右,在所有难产中,头位难产占到了69%,而臀位难产和横位难产加在一起也不过是31%。

问题还不是这样简单,臀位又可分为单臀位、完全臀位及不完全臀位。其中只有不完全臀位才会出现足先露情况。

明白了吧?在所有难产中,足先露只占很小一部分,把难产等同于“脚先出”,完全是错误的,是傻老爷们儿的臆断。

但无论如何,“寤生”就是难产这个结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郑庄公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亮相时,摆的是哪一种造型,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把自己老娘折腾得七死八活,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她老娘因此就不喜欢他,这也完全合乎情理。“寤生”这个名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难产儿”。一位伟大的母亲,给自己第一个小宝宝取了这样一个古怪名字,足见这小畜牲给他老娘造成的伤害之深。

当武姜再度造人时,经验丰富了许多,过程顺畅了许多,于是对段自然要喜欢许多。正所谓“寤大开路、段二享福。”没办法,做大哥大姐的,总要多受些委屈,百姓家如此,帝王家也不例外。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拙作《阿兔读历史之二:寤生当儿挺辛酸》(可能要等上一阵子,也可能就此没了下文^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兔教授在“学术妙笔”的第一个主题帖,沙发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园地,就是希望能多看到这样的好帖子,只是自己才疏学浅,只有学习的份!
刚犹豫要不要抢个沙发,又怕阿兔兄想预先留位置;正在思想道德斗争的瞬间,楼上两位已经比我早下手了。我奔

我也犹豫的,不过看到楼上先占了,于是我也出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题的特点表现得非常鲜明、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犹豫要不要抢个沙发,又怕阿兔兄想预先留位置;正在思想道德斗争的瞬间,楼上两位已经比我早下手了。我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傻不天真——兔兔不是阿胶;

专干些爬墙头儿、趴窗缝儿之类的事情——兔兔不是逃帮主;

这位实力派男主持脸上堆着成熟男性的迷人鱼尾纹,家父长家父短——兔兔原来是竹军的粉丝。

还有几处用典还有待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2: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噻,兔兔真厉害。摇身一变,成了妇产科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6楼josephe于2009-03-25 22:38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3: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姜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人的情况能查得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法学/产科教授,兔兔现属三栖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09: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兔教授,你是最好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兔教授这篇妙文荡气回肠——“气”是指笑岔了气,“肠”是指笑痛了肠子

如醉兄所言,跑题的症状比较明显,不过——跑得好!跑得有角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

有角度:以产房编外观察员兼妇产科教授的视角考证“寤生”的学理和生理;

有深度:从产妇心理学和家庭伦理学的视角重建历史文本的合理性;

有厚度:旁征博引,今古互释,龙套演员阵容强大(漂亮小护士若干、造人姐姐一名、一尺长小男人两名以上、产房观察员一名、惊心动魄的茶社老板娘一名、常被妞儿泡的著名主持人一名、实力派男士及配套“家父”各一名、娉娉婷婷的少女及配套白马王子各一名、郎教授一名、看官一名、王后一名、王子两名、受气长子长女无数名、“隔壁阿二”一名、傻老爷们若干,等等,总计千人以上),并且征用了超级道具——太阳——一枚;

有力度:历史的奇诡与造人的艰辛,听三栖教授娓娓道来。

提两个小建议:1、建议引进若干洋人龙套演员;2、莫要盖成烂尾楼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深度的男人,跑起题来也绝不肤浅。小生流窜本论坛这段时间来,够辣、够劲、够烈的主见到好几个了。真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像兔教授发的这类好文章。坛子里正经做学问的朋友很多,几乎都因”术业有专攻“而与缺乏大众的交流(其实是荒废学家们的时间),我想说的是,专业人士做本专业的文章不难,要是能把很深晦的专业文章写得通俗,写得风趣,写得让人神魂颠倒,心甘情愿被忽悠,那才真的是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2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2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疑似灌水,罚写兔教授讲史读后感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12: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yu_xin51于2009-03-25 21:34发表的 阿兔读历史之一:武姜做娘好辛苦 :

我亲眼见过一个场景: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小宝宝被抱到一直守候在产房门口的那个爷们儿面前,那个爷们儿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那宝宝睁开双眼,循着声音努力的抬头,当然抬不起来,但这已经足以令那个新科老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满脸的“喜”,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惊”。


.......

============================性感的分割线======================================

兔子教授说的这个场景,我想进一步跑跑题,聒噪几句。
武姜做娘为何好辛苦,兔教授文中荡气回肠的文字俺只有膜拜的份,就不参与了。
从动物学角度来说说,孩子刚出身时候为什么要多和妈妈进行“目光交流”,对大人来说,先肯定是分辨一下性别,然后就看那毛忽忽的脸蛋了,接着长时间观察小宝宝们醒眼朦胧的模样。 随便也抱给爸爸们看看…… “但这已经足以令那个新科老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满脸的“喜”,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惊”。 ”这新科老头满足于造人的喜悦,他不是热气腾腾的孩子印随学习的对象,当然不知道其中的辛苦滋味,手舞足蹈是可以理解的,刚分娩的母亲一丝笑容过后,便拥有了一份责任。小孩子看妈妈的过程,比喝奶、闻妈妈的味道更为重要。这是动物本性!
下面介绍一个专业术语:
印随行为
http://baike.baidu.com/view/631430.htm

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和刚生下来的哺乳动物学着认识并跟随着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通常是他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一般在动物刚刚孵化或出生后立即发生。

  印随作用十分有价值。首先,它使得幼小的动物紧跟它们的母亲,母亲到哪里可以找到食物,以及如何躲避掠食者。其次,印随作用使幼小的动物知道同类动物的模样,这种能力在动物幼年的时候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一旦印随作用发生,就不可改变——比如动物记住并不是它自己的母亲而是别的物体,如运动的玩具,甚至人类。澳大利亚科学家洛伦佐,在1935年首先描述了印随行为。他做了一个实验,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鸭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的物体是他本人,而不是母鸭。结果,自从这些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鸭记住了洛伦佐后,即使到了成年,它们依然跟着他,在他游泳的时候,这些鸭子会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我想这个行为是长期演化下来的,母亲与孩子之间在现实中的关系,原自于分娩那一刻的“一见钟情”。印随行为是动物出生后早期的学习方式,具特定的敏感期。如果刚孵化的小动物没有看见自己的妈妈,它们就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很多动物的印随行为很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处收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17: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R得细,体会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4 2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兔教授这篇高论在此得到许多“大腕”的捧场,然而,就此文本身来说,其结论却是有问题的。

   查一查文具书,就可以看到古人对“寤”的解释:

   《說文》:“寐覺而有言曰寤。”

   《康熙字典》:“又《左傳•隱元年》莊公寤生,驚姜氏。《註》遌生也。遌,逆也。杜預曰:寤寐而莊公生。《風俗通》凡兒墮地,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

   兔教授所列的五种说法,基本上都可以从这些工具书的解释中窥得。兔教授指出,“上面的四种说法都被排除,剩下的这一个只好是对的了。”上面四种说法的错误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其来源有问题,有从字面意义附会而来的,所谓“睡时生儿,醒来才发觉。”是也。有从“寤”的字面引申义得来的,所谓“初生即能张目而视”是也。但是,教授用排除法来证明“剩下的这一个只好是对的了”本身是有问题的,方法上有问题。即前面四种全错,不见得后面剩下的第五种就对。此其方法论的问题。

   接着兔教授认为,“将‘寤生’解释为难产是对的,将难产理解为逆生、脚先出却是错的。”所使用的证据是根据妇产科学的材料,在所有难产中,足先露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种证据并不能推翻“脚先出”的论断。尽管这种情况的比率很小,但不是没有可能。怎么就知道庄公出生不属于这种特殊的情况呢?教授并没有给出证据。

   那么,前人为什么会将“寤”解释为“牾”,或者“遌”,难道真是“傻老爷们儿的臆断”吗?答案是否定的。

   将“寤”解释为“牾”,至少有两方面的根据而兔教授忽略了。第一,语言方面的证据。第二,文化方面的证据。

   先说第一,语言方面。

   《说文》:“牾,逆也。” 今又有:抵牾(矛盾。也作牴牾);牾逆(违逆,触犯)。而古汉语中通假的用字方法有很常见,两字通假,顺利成章,并不违反语言文字的规范。而“寤”不仅可以通“牾”,也可以通“悟”(理解,明白)。如:“静言思之,寤擗有摽。”(《诗•邶风•柏舟》),“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还可以通“晤”。

   今天,汉语中仍用“忤逆”一词,其中“忤”“牾”当同源。而“忤逆”又是同义复合。

   第二,文化方面。

   这一方面也正是古人只有字义解释,而没有明确指明指出。为什么《郑伯克段于鄢》中,讲述郑伯(庄公)出生时候的故事?这不是作者无意而写的,而是有意安排的,为的是全文、全书的主旨。

   我们知道,《左传》是为《春秋》而传的,讲的是儒家的思想,其中“有序”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在这个故事里,君臣、长幼的“序”被打乱了,所以,“逆”了。共叔段也有小名,作者却没有写,没有写段出生时的细节,因为这跟全文的主旨无关。

   可见,将“寤”解释为“牾”“逆”,不仅符合汉语的实际,也符合当时作者的本意。而出生时的“逆”,只好跟出生时的“不逆”相对而言了。“不逆”者,头先出;“逆”者,只有脚先出了。

   如果只是笼统地解释为“难产”,就不能反映出作者强调“逆”的用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3: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的确破绽百出,我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呵呵。
首先,排除了四种可能后,“剩下的一个只好是对的了”这句明显有逻辑错误,不严谨。
其次,我只敢说:“把难产等同于‘脚先出’,完全是错误的”,而不敢说寤生不是“脚先出”,明显底气不足。
katong兄指出的《左传》的文化内涵,也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多谢katong兄指教!

当初曾经考虑将这段文字发到茶社,实际上这样做更合适一些。
之所以斗胆发在这里,也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看来我做对了。

不过,我依然认为,我们依据“理性的历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逼近“存在的历史”,而不可能还原它。为了让逼近程度更高,应该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包括妇产科,呵呵。过于看重训诂,似乎也不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4 2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yu_xin51兄文笔确实了得。

我只是随便说说,也无严格论证,问题颇多。期待兄之批评,更期待兄大作之下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01:05 , Processed in 0.1826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