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7|回复: 10

[【学术茶座】] 为什么古人写字是从右往左书写,从上往下书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音山人 于 2025-4-1 12:13 编辑

经常看到有人问,古人为什么写字从右往左竖写,这样岂不是墨迹不干的时候会弄脏了袖子吗?

这是因为古人不存在连续从右往左书写,在写书竹简的时候,竹简是散的,并没有被编起来,是单支书写的,写完以后才被牛皮绳编起来。

至于为什么要从上往下书写,因为第一,汉字上下长更美,如果左右长就不美观。人、树木等世间事件,都是上下更长的。第二,人在阅读的时候,头上下运动更符合生理、更舒服,所以竹简被设计为上下书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顺钊《古汉字书写纵向成因》(《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探讨过为什么古代汉字书写是纵向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个纵向是因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工具所致。众所周知,现在见到的最早古文字是刻在骨甲上的(散见在陶器上的个别字不算,而铜嚣上的铭文是铸的,可视作复制而非直接的刻写)。……可是常理和文献上的根据都是趋同于肯定竹简使用的优先性……它起码从骨甲同期使用,甚至用得比骨甲更早。首先在《尚书》里记录了殷人“有典有册”。……第二个理由是因为在甲片上曾多次发现用毛笔写的笔画,而很多时似是按这些笔画去刻的。这证明了甲骨文时代已发明了毛笔和色墨,而毛笔和墨本不应为写在骨甲这样硬和不吸收水分的书写材料而制造的。作为书写材料(不是刻写),竹子远比帛或其他他纤维质的材料便宜。以那时河南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更宜于竹的繁殖,竹子是就地取材,不费分亳的。
……我认为汉字下行是因为当时不用托板(如桌子等)所致。没有稳定的托板支持,是没法单靠个人双手,同时兼顾执笔和拿简的,如果是横写的话(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竹简的宽度不到一厘米(仅约6毫米),厚度亦只有一毫米,而长度则达27厘米(如银雀山汉墓竹简)。没有托板时,这样的一根竹片,在上面书写就得叫人把两端按着。这样说是因为竹简是写好才连缀的。因此我推论当时写简的人是一手拈着竹简的顶端,另一端则顶着腹部或腹胸之间,一手提笔从简的顶端向己方写下去。因为用的是毛笔,笔尖较软,不像刻刀着力那么大,这样持简书写是够支撑力的。这个构拟的持简姿态,可以同时说明为什么中国书法上采用悬腕,悬肘,这种执笔法,写小字本是很不合适的。但在窄窄的竹简上,没有托板,是没有地方放腕承肘的。这样的持简法也说明为什么好些战国的竹简还保存有天地头(平均1.4厘米)。天头是手拈着的那一端,地头是顶着身体的另一端,都是无法下笔的地方。战国有些竹简还利用天地头的空位作为编缀之用。日后书籍的天地位是作眉批用的。眉批该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但是没有(或不用)托板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桌子。诚然,早商时,家具不甚发达。有说六朝时才有桌子(见崔咏雪1990)。可是中国很早就有几案。譬如在随县曾侯乙墓所发现的是一个案。在这个墓中一起出土的长达75厘米的竹简,不能再拿着写,需要像案子那样的家具作支持。几案虽矮,却适宜于当时跪坐书写用的。退一步说,就算几案不通用或还不存在,我们的祖先,既然能发明毛笔、竹简、色墨,又怎会没想到作块简单的托板(像古埃及人那样)?这当然不是技术上的困难而是商代掌文书的为了垄断使用文字的特权。在现代的一些行业里,也有类似的手法和动机。比方当押掌柜的字体就是叫一般人没法看懂的;道士们画的符咒也是为了加强其神秘性。商殷时代那些少数具有书写能力和权力的人,也具有这种心态,故意使书写技巧神秘化,夸大它的难度。他们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书写的持简手法,到文字使用扩散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所改变,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那时候,较低级的官吏都充当文书。他们大概还把竹简放在几案那类家具上书写,这样就变得更便捷,更省力。随着这个变化,竹简两端都可以写上字,不一定要留个天地头了。现存在英国和台湾两地的敦煌居延汉简,有天地头的是非常鲜见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古代纸版书也是从右到左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pdokok 发表于 2025-4-1 18:20
我认为这个纵向是因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工具所致。众所周知,现在见到的最早古文字是刻在骨甲上的(散见在陶 ...

您是对古汉字/古汉语有专门研究的,

很高兴相遇。
我是偶尔随想,(不代表不自认正确)
很高兴看到您深入的思考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音山人 发表于 2025-4-1 19:48
您是对古汉字/古汉语有专门研究的,

很高兴相遇。

不好意思,没表达清楚。上面的说法是游顺钊先生那篇论文的意见,不是我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ilter 发表于 2025-4-1 18:26
但是古代纸版书也是从右到左的。

刻本显然是沿袭了写本的体例,今天能看到的晋唐写卷就是这样的,更早的出土文献也基本如此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而下写读的时候不由自主上下点头称赞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成若缺 发表于 2025-4-1 19:57
从上而下写读的时候不由自主上下点头称赞

点赞数量多的有奖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得现在好多两个字的横向写法我不知道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
比如书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星QQ 发表于 2025-4-1 20:17
搞得现在好多两个字的横向写法我不知道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
比如书脊 ...

想说“情调”是吗?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4 06:03 , Processed in 0.0675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