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5|回复: 0

[【读书沙龙】] 教育问诊开良方: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9 10: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llspringli 于 2025-2-9 10:51 编辑

教育问诊开良方: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困境
议题3、能不能尊重教育规律,允许学校、教师在不违背法律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作答之前先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件。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所在学校是家附近的一所不错的中学,刚好要招任课教师。我专业对口,有多年的任教经验,职称也不错,还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的专业训练与实践,于是就去申请,结果是初审没通过。电话过去也没给具体原因,就说不清楚,学校领导评审的。后来仔细想想,原因可能就是我年龄大,四十来岁,不如招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好使。至于专业能力并不会有特别的吸引力。当然这种选择是基于现实的,无可厚非。学校挑选教师肯定是基于现实的。现实是什么呢?学校并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这个和我无关),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的教师,需要好管理的,带来面子的,听话负责,成本低的牛马。

我们都知道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对于创新,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甚至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关于教师和学校自主权的问题,搜索并复制下来了:

  • 学校办学自主权:公办学校:《意见》强调要保障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聘用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管理使用学校经费。这包括处理好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关系,如招聘或解聘老师,选拔管理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薪酬等。民办学校:虽然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存在争议,但主要集中在收费权和招生权上。
  • 教师教学自主权:五个自主:在具体措施上,《意见》提出学校在遵循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有五个“自主”,包括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自主组织研训活动、自主实施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如研讨会、研究生课程和在线学习,帮助教师提升技能和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尊重专业自主权: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评估方式上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创新和实验。资源和支持:确保教师有足够资源实施教学计划,学校管理层提供行政和情感支持。认可和奖励:表彰优秀教师,提供奖金或其他激励措施,增强职业满足感。工作平衡: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休息时间,减少过度工作压力。积极工作环境:促进同事合作,建立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让教师感到尊重和价值。参与决策过程: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特别是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政策关注点上,提高工作承诺。关注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艺术、体育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机会。
  • 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学校自主权: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命令,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制定教育计划。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提高教育治理效能。

仔细看下来,真的觉得很好(我能想到的都考虑了),可是能落实么?
我也当过多年的中学和大学老师,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一言难尽,最后我也识趣地离开了教师岗位。在现实中,中国教师的自主权普遍受到限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限制。中国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缺乏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有严格规定,教师往往只能按照既定框架进行教学,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更不要说现在连大学教学中还要渗透主席的方针和思想。最恼火的是行政干预与管理压力,教师的工作受到高度行政化管理的影响。例如,教师需要参与各种非教学活动(如行政事务、检查等),这占用了大量时间,削弱了他们专注于教学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中也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尤其是应试教育导向导致教师更多关注分数而非学生全面发展。最近互联网+环境下政府大量的搭车行为都堆到老师和学生身上了。
还有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体制内政策的限制。例如,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缺乏支持,学校和教育局对教师的自主决策权支持不足。此外,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由于工作压力大、自主权低,许多教师感到职业倦怠。例如,教师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严格的评价体系时,常常感到精疲力尽。
对比欧美国家的教师,例如,在芬兰,教师可以自由设计课程、评估学生,并不受标准化考试的过度限制。在欧美国家或地区,学校管理者(如校长)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而在中国,学校办学自主权受到政府的高度控制,校长和教师的决策权受到限制。
欧美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而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导。

至于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我相信多数人是明了的(借助ai整理了一下)

  • 教育体制与政策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制高度集中,教育政策由中央政府制定并直接下达到地方学校,导致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上的自主权受限。而欧美国家的教育体制相对分散,地方政府和学校在教育决策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 文化与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权威性,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遵循上级指令。而欧美国家的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
  • 经济发展水平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能够为教育投入更多资源,从而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权。而中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教育资源分配仍存在不均衡问题。
  • 历史与传统
         欧美国家的教育体系历史悠久,其教师自治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历史上更多强调统一管理和标准化教学。


说了这么多,原因也知道了,国家也看到了,也发了文件重视,效果会怎么样呢?我是比较悲观的。顶层的体制,底层的现实,历史的惯性,都是相当固化。当然我相信还有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想方设法地创新,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如何给与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这个问题估计要留给时间来解决。互联网和ai的发展或许能提供更多空间和可能。积极期待未来吧。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12 20:25 , Processed in 0.0583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