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桃子

[【书香茶座】] ★ 图文版    ◎ 实力决定成败---太平洋战争启示录(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8楼goto11于2009-04-19 10:38发表的 :
[sub][/sub]

还有你看清楚是关东军实施管理,不是张学良,蒋介石实施。华北是华北,东北是东北。


真不知您是拿什么来辩论的,有什么事实依据来说明

拿出来点干货给大家看了再说,您这样真是很诡辩


从东北对日本侵华贡献看蒋介石的无能


以下是SAC的发言:

满铁产业部矿业课37年查明,大栗子沟精查结果非凡,在既知的矿床赋存区域内,又发现更多新矿床,其主体得到确勘是向东延伸,矿层厚达12米至16米,各有两个赤铁、磁铁矿床,大栗子沟可一跃为世界稀有大矿山。向东延长还有松树、闹枝沟南4条矿脉,厚达9米的赤铁矿床,使大栗子沟未来规模更为宏大,其矿石品位极优,高达63-64%,平均品位为62.48%,系极为美丽的纤维状结晶体,硅酸含有量极低,适于平炉生产和特殊制铁用,是当今世界上最少见而是高于一般矿石市场价格数倍的赤铁矿石,可与英国的康巴—兰德产的矿石相媲美。大栗子沟埋藏量可谓世界性铁山,标高在370米以上的矿量为3400万吨,加算海平面以上者,约达7050万吨。赤铁矿除外,尚有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还未进行充分调查,仅调查的矿量约为716万吨。-------------《伪满史料丛书 经济掠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4年鞍山铁年产能力超过200万吨,不过一般只有180万吨。鞍钢炼钢轧钢年产量可能达50万吨。

本溪湖年产量中有30万吨低磷铁,几乎全部为日本海军使用。44年向日本输送100万吨铁钢。

通化省大栗子的铁矿石,是60%的富铁矿。

抚顺有年产1万吨铝的设备,44年年产量8000吨。

安东有年产量4万吨矾土的工厂,但一直到45年8月还没有建成。

锦州省杨家杖子的钼全部输往日本,44年开采75%的精矿约1000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奉天的飞机制造厂最高月产量200架,平时为100架。

-------------《伪满史料丛书 经济掠夺》。原文作者武部六藏(伪满洲国总务长官)。
















以下是ZHOUZHOU2002的发言:

太平洋战争后期,鬼子把大部分本土的工业都迁移到东北来了,到投降时,东北的工业产值还超过了日本。




我们反对的是“东北是日本成为强国的主要因素”一说,其实日本二三十年代早就是世界工业强国之一,东北的夺取只是让他们比西方国家早一年度过经济危机而已(1933年其他国家也度过危机了)。




整个侵华战争的大部分时期,东北在钢铁方面对日本的贡献很小,只是在1944年开始,日本本土遭遇大规模轰炸,东北才逐渐成为日本工业的基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上面两位网友的辩论中,大家可以发现,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东北最少为日本提供了上千万吨的钢材,至于ZHOUZHOU说什么东北对日本侵华贡献很小更是一套无耻的谎言!上千万吨钢材是什么概念,4万吨的航空母舰可以造250艘,几千吨的军舰可以造几千艘,至于当时的沈阳飞机厂,每月为日本最少提供了100架飞机,最高时200架,十四年间为日本提供的飞机最少也有上万架,这又是什么概念?日本当时在中国的战场有多少架战机?如果当时东北没有丢失的话,可以说日本根本就没有能力在三七年侵华,而东北最少也可以为中国提供几千架飞机,上千辆坦克,乃至数百万的枪支,试问一下,中国又会有什么抗日战争?有怎么会有3500万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


http://bbs.tiexue.net/post2_1250049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0楼henry2000888于2009-04-19 11:20发表的 :



真不知您是拿什么来辩论的,有什么事实依据来说明

.......
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东北军抵抗了,这些物资就不会提供给日本吗?
那俄罗斯的几大油田为什么二战时候,还会给德军提供动力呢

此外我否定过东北不作为战略基地吗,不会提供物质日本吗,你举例子说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因为某种原因不抵抗,使东北沦陷,提供物资给日军
但是因此说他们俩懦弱无能和胆小不要脸,那不一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情评论] 谈谈蒋介石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蒋介石的发家史就不多说了,就从北伐开始吧,看看蒋介石这个人到底有多么“伟大”和对中国做了多少贡献!

    在北伐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突然血洗自己的盟友共产党,直接导致了北伐的失败。

    在日本侵占东北的时候,当时东北军有三十万,装备还算可以,日军有一万多人,但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9。18”的军事行动一直存在分歧,大致不超过一万人。当时就是在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命令下,几十万大军撤出的东北,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在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几次和日本军国主义密谈,勾结日本打击当时的共产党,出卖国家利益一度造成蒋汪合流的局面。后来连其主子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当然也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进行干涉才避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失败!

   在抗日战争最后时刻,美苏私自签署秘密协议公然将外蒙古分裂,后来蒋介石竟然同意!

   在决定战后日本的处置问题时,美国总统罗福斯曾经和蒋介石协商让中国占领日本本土,或者两国共同占领,蒋介石竟然完全放弃了这个铲除日本后患的最好机会,而进行危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国内战争!

   在最后从南京撤退时其实已经制定了破坏南京的计划,后来没有得逞,而当时从大陆运往台湾的黄金和文物都是很惊人的。后来又勾结美国造成了台湾的实际分裂,到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重大障碍!

    蒋介石的这些作为即使不打入汉奸的行列也绝对不能称为伟人,这样不是对中华民族的极大侮辱吗!现在有些人蓄意歪曲历史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到底有没有一点中国人的良心?

http://bbs.astro.sina.com.cn/tre ... =74772&id=32681


GOTO11你的意思无非就是说抵抗了也是要给日本用得,抵抗干什么啊

您的意思无非就是给蒋介石和张学良开脱,反正最后是胜利了,还打日本干什么啊

您的意思就是反正也要给日本用,就算了吧是吧

蒋介石作为当时最高首张,张学良作为东北地方最高首张,对日本不做有效抵抗,不战丢失国土,这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犯罪,就是在今天世界上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说,这样也是犯罪和不容于世人!



东北军抵抗了,那就是说完成军人职责了,否则就是失职和犯罪

还有俄罗斯二战油田给德军提供动力又怎么了(算算德国人修复和运输的费用,算算苏军的轰炸损伤和游击队袭击损伤,德国人为这个付出多少代价了),苏联人抗击了,像个军人一样履行职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侵略者从东北抚顺掠走了多少煤炭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其中就有曾被人们称之为“煤都”的辽宁省抚顺市。其实,在此之前的好多年,抚顺这个中国最早的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就已经资源枯竭了。尽管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多的还是历史的原因,——日本侵略者持续四十年在抚顺地区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大大加速了抚顺煤炭资源的枯竭,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

抚顺煤田开采于上世纪初,抚顺煤田以煤质优良和储藏量大在东北著称。早在1905年,抚顺煤就被日本海军作为特别规定来专门使用,日本最大的海军工厂,几乎全部使用抚顺煤。据说,日本制造大炮和军舰甲板的用钢,要求必须用抚顺煤来冶炼,其他的煤都不合格。当年,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有炼钢用的煤气发生炉20多座,如果使用抚顺的中块煤,开动12座就足以够用,而且抚顺煤生产的煤气使用标准稳定。抚顺煤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业用煤,也被日本称之为“东洋的标准煤”,并且还以抚顺煤作标准,来判定其他煤炭的质量优劣。

日本是一个煤炭资源极其稀少的国家,而煤炭又是其工业、军事和生活上的急需重要能源物资。为尽快缓解国内能源紧张局面,日本侵略者占领抚顺后,迫不及待地对原沙俄侵占的杨柏河以东的各矿井进行了修复,以便更多地掠夺煤炭。同时,把目光瞄准在杨柏河以西由中国人王承尧开办的华兴利公司。

1905年4月初,日本侵略者无理要求华兴利公司必须在日军监督下开采。4月11日,日方正式通知停止华兴利公司一切业务,由日本人小山田淑助、加藤喜助乙门、大八木乔朵强行接管华兴利各矿、坑。日本侵略者凭借武力仅用一个月就强占了整个抚顺煤矿,并将华兴利公司存储的4000多吨煤炭强行运回日本国内。

抚顺华兴利公司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后,作为矿主的王承尧来到奉天日本驻奉天官衙申诉、交涉,要求收回煤矿。但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日本人不但不理此事,相反加剧了掠夺抚顺煤炭的步伐。无奈之下,王承尧于1905年12月27日上书清政府,请求清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政府交涉收回矿权。1906年2月26日,清政府将此案交奉天交涉总局办理。从此,该案由清政府出面过问,开始了两国政府间的交涉。1909年9月4日,清政府终于与日本签订了《东三省交涉条款》,以纳税为条件将抚顺煤矿开采权让给了日本。直到1911年5月,日本侵略者才以“满铁”用补偿金的名义赔偿王承尧15.5万两库平银了结此事。王承尧在长达6年之久的矿权之争中,耗尽了财力和精力,王承尧依然没有夺回抚顺煤矿的矿权,气愤、郁闷终使王承尧积劳成疾,于1930年病逝。

1905年5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抚顺成立采炭社,隶属于日本军部大本营,对抚顺煤炭进行掠夺式的开采。他们一方面着手策划开采作业点和作业面的新建、扩建加大抚顺煤炭开采量,加速掠夺抚顺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利用原有的旧坑、旧矿开采煤炭以供军需。为了从抚顺更多地掠夺煤炭,日本侵略者到处钉桩占地,用武力强占土地,把在新建作业面规划内居住的中国公民赶走,扒掉民房,扩大开采区域,加大抚顺煤炭开采量,加速掠夺抚顺煤炭资源。

1906年,日本“满铁”株式会社成立。“满铁”是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果实,它是随着东北的租借权一起从沙俄手中接收过来的两大战果之一。经营范围包括中东铁路南部线的长春以南到大连的干线和已经改轨作为军用线的安奉线铁路为骨干铁路以及未完成的大连满洲、抚顺、烟台的煤矿开发等。此外,还享有对铁道附属地当地居民绝对和排外的行政权。“满铁”在成立之后,又与中国签订了禁止铺设复越铁路的协定,这就形成了它完整的垄断地位。

在抚顺,日本侵略者于1907年至1918年制定实施了两期煤炭开采计划,把改造矿源、加速掠夺抚顺煤炭资源列入“满铁”计划中。1907年4月,抚顺采炭所归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经营,更名为抚顺炭坑,日本人松田武一郎任炭坑长;1911年6月,抚顺炭坑更名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由日本人松田武一郎任矿长。

  日本侵略者还制定了将杨柏堡、古城子两露天矿合并变成现在的露天大坑的计划。1923年他们着手东露天矿新市街的土地收买,并将旧市街向新市街迁移。1932年4月,把新市区交给地方部管理,把旧市区置于煤矿管理之下。1936年4月,杨柏河的改道工程开始,1938年,杨柏河堡的改道工程竣工,第二年杨柏、古城子两露天合并实现了综合露天矿。

随着抚顺千金寨煤矿的开采,抚顺工商业日渐繁荣,商业中心也由抚顺城移至千金寨,有239家较大商户集中于千金寨的中国街,占抚顺商户的51%。其中,邵让之靠租金发家致富,凭借雄厚的资本成为抚顺地区商界首富。他除了拥有第一商场,在千金寨还经营粮栈、油坊和其他商品,效益颇丰,成为日本商人竞争的对手。

1936年,为更多掠夺抚顺煤炭资源,日本侵略者决定破土开采西露天矿,强行千金寨商户、居民搬迁。他们公然废除《充填采煤法》任市街沉陷,陆续在井下放炮取煤使房屋龟裂,迫使中国居民搬迁。邵让之反对日本侵略者的霸占行径,多次与日方抗争,最后日方以填平杨柏河(今抚顺发电厂东侧南北马路至二道街一带)作为补偿,给商户(包括邵让之)选了搬迁的新址。杨柏河填平之后,1937年,在新市街千金寨经营皮庄、布庄、染房、粮铺、茶庄、酒局、鲜货、梨窑、肉铺、三鲜庄、金店、药店、洋行和钟表店等44类商品的商户,和千金寨8万余人,被日本侵略者强迫迁到新抚顺,千金寨破土开矿,被今日的西露天大坑所取代,繁荣的千金寨从此消失了。

据有关档案材料记载:自1907年掠夺抚顺煤炭23.3万吨始,到“七七事变”止,每年掠夺的煤炭量都是直线上升的。1911年,煤炭产量从1907年的23.3万吨上升至131.1万吨;1930年抚顺煤矿的煤炭产量猛增到793.6万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更是加紧了对抚顺煤炭的掠夺性开采,1934年煤炭产量上升至942.1万吨。即使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日本侵略者还从抚顺掠走325.4万吨煤炭。由此可见,日本对抚顺煤炭的掠夺疯狂到何种程度。

从1910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抚顺煤田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疯狂地进行掠夺。先后建成大山坑、东乡坑、古城子第三露天掘、古城子第二露天掘、万达屋坑、东岗露天掘等矿井。

1936年,抚顺煤矿的开采技术、采煤效率已相当于日本国内的水平,由最初日产煤300吨增长到日产煤2万吨。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矿工的剥削却愈演愈烈。日本侵略者采取“人肉开采”政策,不顾矿工死活,强迫矿工每日要出工12至13个小时,日工资却少得可怜。矿工日报酬为:甲级小洋3角9分;乙级小洋3角4分;丙级小洋3角;丁级小洋2角6分;戊级小洋2角3分,这仅相当于日本国内女矿工工资的40%。矿工的生活状况困苦不堪。

据档案资料记载,从1905至1945年,整整40年时间,日本侵略者从抚顺共计掠走了近2亿吨的优质煤炭,攫取了高达26.28亿日元的高额利润,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抚顺煤炭资源的罪行已经铁证如山。

而这恰恰就是造成抚顺煤炭资源加剧枯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因素。

在中国东北,除了辽宁抚顺,还有本溪、辽源、通化、鸡西、鹤岗、七台河、蛟河、营城等一大批工矿城市的优质而又丰富的煤炭资源,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了日本侵略者长达40年的疯狂掠夺。在这期间,日本侵略者究竟从东北地区掠夺运走了多少煤炭,从中牟取了多少非法利益,而由此所造成的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加速枯竭,并直接影响后世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一系列历史性社会性问题,或许很值得今天的中外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乃至文学艺术工作者和电影电视剧编导们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究。而这恰恰也正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迫切需要的。


http://blog.163.com/xuefengshi20 ... 115619/?fromCul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2-LJSK200204014.htm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入侵与土地掠夺
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一个向外侵略扩张的计划,提出了“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是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是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势。何谓‘主权线’?国家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主权的安全紧密相关之邻近地区是也”犤1犦。计划先侵略朝鲜,然后吞并中国东北,进而占领整个中国。为了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日本先后发动了“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这两场战争都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结束,奠定了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基础。但日本统治者认识到,“一时武力征服和统治汉民族的异族,短则几十年,长则二百几十年,…

日本对东北战略掠夺
  作为战争中战略,本人认为不能单单从战争角度上说就是军事上的战略,在战略上政治是指导军事,军事服务于经济,经济刺激政治的导向。政治.军事.经济,三者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我们谈到战争,谈到战略,谈到军事,应该也想想经济上的问题。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中华的战火,在中国的大地上整整燃烧了十四年。作为一个东亚的岛国,为什么在近代无数次的侵略临国,始终把目标锁定在中国?除了政治上的疯狂和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经济--金钱,资源。日本南下侵略东南亚挑起太平洋战争,在战略家眼中是看上了东南亚的橡胶和石油。而作为一九三一就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东北在它的战略计划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作为经济掠夺的几个重要的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又干了些什么呢?
   作为战略物质,钢铁.煤.石油.有色金属.等等几个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是怎样掠夺的?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在其战败投降,为了销毁罪证,烧掉了他们在中国的大部分档案资料,但是,记录罪行的材料仍大量存在。
  一,钢铁
  在重要的钢铁面前出台了:1937年 关东军司令部下发了《钢铁业开发纲要》
              钢铁增产五年计划
              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钢铁生产力扩充
              产业五年计划和昭和制钢所的增产计划
              满洲国生产力新扩充计划
              伪满洲国发布《钢铁增产纲要》
              第二次五年计划钢铁部门计划
              第二次五年计划期间增产钢铁的应急对策
              关东军司令部制定的确保昭和制钢所原来煤紧急对策等等
                          以确保对战争中钢铁的保障
   考察东北生铁的情况,在一九三四年以前(昭和九年)由于国内缺乏炼钢设备,各国对东北生铁的需要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吨)
   年度     满洲(东北)  日本  朝鲜  中国(关内) 其他国家  合计
26年昭和元年  20121   184231  6072          11301   221725
27年二     21692   203935  7069          17799   250495
28年三     30026   212533  6750          24332   273641
29年四     37602   199351  6986          21371   265331
30年五     22758   176994  4920          40089   244761
31年六     13082   253141  3360   42276    306   312165
32年七     18793   309678  6810   26305    4671   366257
33年八     35403   456531  6747   24781    8831   532293
34年九     45726   433312  8880   22145    2865   512928
35年十     40094   393284  9270   22444    5142   470234
36年十一    44207   273335 12090   16115    5488   351235
   根据上表可知,出口的东北生铁多数是运往日本,可见东北在供应日本原料用生铁方面所处地位何等重要。日本还在东北设立了昭和制钢所。
             昭和制钢所运往日本的生铁
            在日本生铁输入量中所占的比重
   年度     日本总输入量(吨)   昭和制钢所输入量(吨)   比率(%)
   1932       650380        308597         47.4  



作者:221.209.8.*  2007-4-25 18:53   回复此发言  

--------------------------------------------------------------------------------

2 日本对东北战略掠夺
   1933       801284        287332         35.8
   1934       778583        295776         37.9
   1935       1092541        249375        22.8
   1936       1094879        120951        11.0
   1937       1129943        129983        11.5
   1938       1072032        112080        10.4
   1939       928030        290870         31.3
   1940       854566        295194         34.5
   1941       784292        517541         65.9
   1942       878463        509300         57.9   
除了生铁,钢块.钢片(钢锭.钢坯)的情况如下:
         钢块                 钢片
    生产量  出口量  境内量      生产量   出口量   境内量
1934                                    
1935 211565         211565      172872   63000   109873
1936 364315         364315      328844   167000   161844
1937 516347         516347      455808   160000   295808
1938 585094         585094      534017   140000   394010
1939 525997         525997      458729   64982   393747
1940 532296         532296      479066   38852   440214
1941 561374         561374      522176   47265   474911
1942 731626  30000  701626      509104   79106   429998
1943 843035  26424  816611      718905   140009   578898
1945 4388669  5940  433729      396254   103633   292621
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钢都是能制造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的钢,当时东北被日本占领建立伪满洲国,实际上都是日本人在决策,所以说上表中的全部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就算在东北的钢也是制造战争工具,而运到日本的,本人认为是不是和日本的军舰有直接联系,从时间上是吻合的。上述的数字是不是和太平洋战争的进程有着微妙的关系呢?东北的钢铁在日本的这个疯狂的战争机器上的比重从上面三个表上可以,看出个大概来。而这只是全部的一小部分。
  二,煤
  掠夺煤出台:产业五年计划中的煤炭掠夺计划
       伪满洲煤炭部门第二次五年计划等等
  在煤的掠夺上,日本根据的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在大量的中国劳工的血汗下,数字也好似惊人的
             伪满时期东北煤炭总产量统计
                                 单位:吨
     年度     满铁统计   满炭统计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统计  
     1931     9124064             8510813
     1932     7366352             7168720
     1933     9327579             9277048
     1934     10618961   11393309      10577282
     1935     11186632   12166309      12407804
     1936     12082468   12967551      13672400
     1937     12539674   13765571      14386914
     1938     15572281   15338465      15988058



作者:221.209.8.*  2007-4-25 18:53   回复此发言  

--------------------------------------------------------------------------------

3 日本对东北战略掠夺
     1939     18981844   18564164      19401223
     1940     20987228   20503174      21119581
     1941     24674463   23618181      24189834
     1942     24168670            24168670
     1943     25320425            25320425
     1944     25626704            25320425
     1945     30400000            25591425
           (计划指标)
  每吨煤不知道有多少同胞的血?而煤是炼钢的原料。
  三,石油  
  石油是战争的血液,机械化,摩托化,飞机军舰,哪个缺了石油都是废铁一堆。石油是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上的最大弱点,战争准备上的最大障碍。因此日伪为掠夺石油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
  在煤炭液化方面也加大了投资,利用煤炭低温干馏法的炼油,完全由关东军进行。
  利用油页岩运用干馏发炼油。
  松根油,在太平洋战争末期作为飞机用油迫切需要,因而疯狂的地强制中国人民驱赶到山里,以生产松根油。
  在日本过内全力生产酒精,企图用酒精代替石油。
  关东军特务部还提出液体燃料方策。
              抚顺西炼油厂重油的去向  
                             单位:吨   
   年度   满铁自用   当地销售    日本海军   合计
   1930      7     173     27500    27680
   1931     19     315     39807    40141
   1932     295     425     42555    43275
   1933     951     692     51252    52895
   1934    1660    1092     35922    38674
   1935    1925    1411     62833    66169
   1936    2596    5449     53626    61671
   1937    3785    4202     68658    76645
   1938    5026    3267     74212    82505
   1939    6747    3132     60003    69882
   1940    4933    2279     61767    68979
   1941    4416    3378     79058    86852
   1942    5425    2985     36362    44772
   1943    ----     50     82671    82721
   合计    37785    28850     776226   842861
   比率    4.5%    3.4%     92.1%    100%
这只是一个炼油厂的,92.1%的油流到了日本海军,而在太平洋战争的激烈时短几乎所有的油全部供应日本海军,如果没有东北的石油日本的海军会不会有战绩呢?
   四,金属强制回收
主要推行了1943年的《金属类回收法》强征民间私有的金,银,铜,铁,白金等。根据这个法律在伪满全国进行回收旧金属。钢铁的回收,仅在奉天市(沈阳市)就回收了价值7000万元的旧机器和废铁,在哈尔滨回收5000万元的旧机器旧铁。各大城市的民间所有的铁器全部回收,铜也是回收的重要物资,为达目的,除了强制回首民间的各种铜品外,还破坏了中国宝贵的文物。如拆毁了承德避暑山庄在乾隆时代修建的铜亭子;抢走了黑河地区五大莲池庙里的200多尊铜佛。
            1943年在四平市回收情况
           件数   数量(克)
    钢 铁 类    390   10641690
    铜  类    171    370957
    铜合金类    275    1090020
    其  他    97     76080
    共  计    933   12178747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对我国东北地区在的战略资源的掠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由于大量的资料被毁真正的数字也许永远也没人能
统计的出来,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的经济中的战略,资源战略从二战以来各次战争的出发点和导火索。
参考文献:《昭和制造钢所调查月报》
           《东北经济小从书》
           〈满铁统计月报〉
           〈抚顺炭统计年报〉1943年度

http://tieba.baidu.com/f?kz=19458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1: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曾计划对华移民500万 被列为"七大国策"之一

日前,据中国学者首次发现大量珍贵史料并研究证实,日本曾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纲领、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带有侵略性质的移民,最终目标是从1937年起利用10年时间,向东北实施移送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侵略计划。

  五次大规模“集团移民”




  “日本遗孤”现象早已清楚地证明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移民的侵略事实。不过,由于日本在二战战败后大批销毁了关于东北移民的大量文件,对有关方面澄清历史真相和研究这个问题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中国著名人口学学者、吉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胜今教授,在日本人口学会会长、世界著名人口学家黑田俊夫的帮助下,用长达10年时间对“日本对中国移民侵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和地摊书市,有针对性地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文献、图表和统计资料,其中多数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文献都属首次发现。

  据王胜今教授接受专访时指出,通过对各种资料的研究表明,日本对我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目的是把日本移民组织成强化的武装集团,侵入中国农民居住区,形成由日本人组成的特殊村落或“移民团”,以监视和镇压当地人民。“移民团”依其规模分为“集团移民团”“集合移民团”“分散移民团”,日本还把农家的次子、三子以下的未成年人集合起来,经过训练后派往中国东北,成为所谓的“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

  在日本改造社昭和十三年(1938年)出版的《满洲移民读本》中,详细画出了日本移民侵入我国东北各地的区域分布图;而同年出版的《昭和十二年度拓务省辅助的自由移民一览》中,则详细列表公布了东北开拓团在各地分布的人数和户数。据了解,日本前期“集团移民”共分4次,分别侵入伪满三江省永丰镇、依兰县湖南营、滨江省绥棱县、牡丹江省密山县的城子河和哈达河等5地。1936年,拓务省在对原有移民方式加以取舍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集团移民计划”,第5次集团移民从日本全国选出1000户移民,侵入到伪满东部的密山县。

  1936年8月25日,日本把向中国东北移民列为“七大国策”之一,准备从1937年起,利用10年时间,向中国东北实施移送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侵略计划。据日本估计,伪满人口将在30年内由当时的3500万人增至5000万人,而日本人要成为“满洲国”的五族之一,其人口至少应占到十分之一,即500万人。据日本史料记载,伪满时期仅黑龙江地区就有日本移民13万人。

  “武装移民”镇压东北抗日力量

  日本向东北移民主要是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巩固它的军事占领。武装移民的倡导者东宫铁男和加藤完治,在策划首批武装移民入侵行动时明确指出,目的是为了对付李杜、丁超的“三万多顽匪”,是“从维护治安的角度着眼”。规定武装移民要“承担关东军任务的一部分,维持满洲国内的治安”。

  从入侵武装移民分布情况看,这五次移民都集中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部和北部。这些地区正是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最活跃的地带,其意图显然是让这些武装移民“在北满的治安确保中起杠杆作用”。

  1937年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进入了所谓的“国策移民”时期,移民的募集从以军人为主,转变为“一般农民第一主义”。这个时期,日本强调移民的作用要从“狭义的国防机能”转变为“广义的国防机能”,即移民不仅要成为维持治安、公平,能巩固国防的杠杆,直接支撑关东军的军事活动,而且还要全局的、长远的、有计划地去实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政治目标。

  移民侵略与土地掠夺并进

  为推行移民侵略政策,日本在进行移民的同时又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土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日满土地开拓公司”,通过验收、强抢夺并销毁地契等方式,大量掠夺东北农民。次年1月,伪满正式宣布允许日本人从1933年3月起,在东北自由购买和租用土地。1934年,日本开始大肆收买土地,无论荒地、熟地一律一元,几乎等于白抢白占。

  日本帝国主义强占耕地的过程中,不仅雇农、佃农、自耕农的土地被侵略,就连有些占有百余垧土地的大地主也未能幸免,一夜间也会变得土地一无所有,仅剩下牲口等财产。爱珲县法别拉屯居民陶平升回忆说:“伪满康德六年五月间,中井久二当时任里河省次长,他派省公署开拓厅及县公署工作人员到我们屯里,命令法别拉屯在6月1日前迁移搬家,并说,‘你们屯都搬出去,给日本开拓团用。’到12月1日那天夜里,强迫搬出了法别拉屯。全屯300多口人哭号野外,无家可归,东奔西散,尤其是正值腊月寒天,受尽冻饿,搬到新地方房屋、地皆无,很多人冻饿而死。”(记者马扬)图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http://news.163.com/06/0115/12/27GO0DMC00011EOM.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2: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

——(原载1945年9月《开明少年》)

日本干吗要强占咱们的东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强占了咱们辽宁的省城——沈阳。

  沈阳兵工厂,当时是我国最大的兵工厂,存有步枪18万支,机关枪4000挺,飞机200架,全被日本军队夺去了。

  日本军队夺了这些兵器就满足了吗?不,不,这不过是日本武装侵略我国的开始。不到4个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相继陷敌,隔了1年,日本又侵吞了热河。

  日本为什么要强占咱们的东北?好些歌儿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儿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流亡之歌》这样唱。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长城谣》这样唱。

  日本强占咱们的东北,目的之一,就在夺取这些财富:森林,矿产,大豆,高粱………

  数目字告诉我们

  咱们的东北到底有多少财富呢?说到多少,咱们就不得不跟枯燥的数目字打交道。

  数目字告诉咱们;我国的森林,1/3在东北。

  据民国十七年的旧统计, 抚顺煤矿每年产煤700万吨,鞍山铁矿每年产铁矿石至少81万吨。在敌人的压榨下,数字一定在逐年膨胀。美国空军一再袭击抚顺和鞍山,目的就在炸毁掌握在日本手中的这些庞大的数目字。

  此外还有贵重的金子,我国的金子大半产在黑龙江。

  再说农产品。东北的农产品,最主要的数高粱和大豆。这两种农产品,我国在全世界都占第一位。

  东北每年种高粱33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高粱耕地1/3强。东北人把高粱当做粮食,跟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一个样儿。吃了还有剩余,酿成了高粱酒运到各处去发卖。

  东北每年种大豆36万平方千米, 每年收获522万吨,产量占全国7/10;而我国的大豆总产量又占全世界的9/10。东北人吃不完那么多的大豆,运到全国各处发卖;全国的人还是吃不完,于是运销到国外去。在“九一八”以前的几年中,每年运销到国外去的大豆和豆制品,价值在2亿海关两上下,是我国出口货物中最多的一项,其中1/3是卖到日本去的。

  日本强占了咱们的东北,就不用再花钱买大豆了。

  素食的中国

  西洋人吃饭的方式和咱们中国人不同。他们吃饭主要是吃菜,每餐要喝牛奶,吃很多的奶油、鸡蛋、鱼、肉,只用两三片薄薄的面包陪衬一下,就算吃过饭了。

  咱们中国人吃饭才真叫吃饭,咱们得划三大口饭,才夹一筷菜。

  西洋人每餐都要吃荤,咱们中国大多数人终年吃不到肉,能隔十天半个月打一回“牙祭”的也只有少数人。每天大鱼大肉整鸡整鸭地吃的,那是少数中的最少数了。

  西洋有许多讲究吃的博士。他们说,人要健康地生活下去,一定要吃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等。像米面等植物性粮食,糖类是足够了,可是脂肪很少,蛋白质又是劣等的。中国人长期不吃荤,怎么能过活呢?于是有一位讲究吃的博士到我国各地游历,专门考查咱们中国人吃些什么。结果他恍然大悟,回去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做《素食的中国》。

  在那篇论文里,他说:“中国人虽然吃素,但是食物中并不缺少蛋白质和脂肪。这两种主要成分的来源是大豆和豆制品。大豆含有比牛肉更多的优等的脂肪和蛋白质,价钱却十分便宜,只及牛肉的1/3。”

  他还附了一张图表,给大豆和鸡蛋、牛乳、牛肉所含的营养成分作了比较。

  日本强占咱们东北,掠夺咱们东北的资源,从咱们中国人的饭碗里,夺走了成万吨又便宜又滋补的大豆。

http://www.ehappystudy.com/html/ ... 2715660021715-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GOTO11你的意思无非就是说抵抗了也是要给日本用得,抵抗干什么啊

您的意思无非就是给蒋介石和张学良开脱,反正最后是胜利了,还打日本干什么啊

您的意思就是反正也要给日本用,就算了吧是吧
.......
确是抵抗了东北物资也要给日本用,没说因此“抵抗干什么啊”
我没为蒋介石开张学良脱,也没说低不抵抗和 最后胜利关系

战略物资确是会给日本,也不能说因为东北物资提供了日本,所以他们俩不要脸。很遗憾,东北军抵抗了,日本会得到战略物资,不抵抗也会给日本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你不想算,日本也会抢去。
东北军抵抗了,那就是说完成军人职责了,否则就是失职和犯罪

还有俄罗斯二战油田给德军提供动力又怎么了(算算德国人修复和运输的费用,算算苏军的轰炸损伤和游击队袭击损伤,德国人为这个付出多少代价了),苏联人抗击了,像个军人一样履行职责了.......

军人是要抵抗外敌的,抵抗就是死战不退,出于政治因素和其他因素,那主动撤退,用来决战算什么,算军队失职和犯罪。

你不就是责怪张学良撤退时候没一把火把东北给烧了吗?



俄罗斯二战油田给德军不怎么了,就是说军人抵抗也会造成战略物资大量被敌人多去,不能因此说斯大林不要脸,胆小,是罪人。

没有游击队在东北,所以张学良,蒋介石两人是失职吗?,什么叫正面战场,蒋介石一场大战就是几十万上下,几百次游击战也比不上,究竟谁更没种。究竟谁真正抵抗日本。

德国为游击战付出多少代价,那为正面战场付出多少代价?谁更重要。
苏军当然是军人,主动不抵抗撤退,以换取时间和空间,即使没有游击队袭击德军也是真正军人

你知道什么叫游击战吗?那是把军队责任由平民承担,说白了,就是人肉盾牌。
蒋介石作为当时最高首张,张学良作为东北地方最高首张,对日本不做有效抵抗,不战丢失国土,这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犯罪,就是在今天世界上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说,这样也是犯罪和不容于世人!

蒋介石是最高首长不是现场指挥官,即使是现场指挥官,也要根据当时情况判断是否撤退还是坚守。有效抵抗不等于死战不退。什么叫丢失国土,这种罪名和事实,还需要在这里讨论吗?我倒是很想和你谈谈丢失国土概念和一些事实的,可惜要被xx掉的。


我很想去哥伦比亚大学看看张学良日记,美国胡佛研究院看蒋介石日记,还有其他解密资料,看看抗战究竟如何,蒋介石抗战是不是怕死,张学良,蒋介石出于什么原因放弃东北,看看当时政治情况究竟如何。可惜没机会。

至于你引用蒋介石发家史一类文章,实在没兴趣讨论了。

据说大陆出版蒋介石日记有造假现象,不知哪位有原版,无删除的,能提供下,省得我托朋友,猴年马月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15: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日本军部尤其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所犯错误的一个共同特性:把自己的希望和现实混同了起来,在对一件事作判断时首先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解释,然后再上纲上线地寻找依据,瓜岛作战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以后的关岛作战,菲律宾作战莫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15: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战略物资确是会给日本,也不能说因为东北物资提供了日本,所以他们俩不要脸。很遗憾,东北军抵抗了,日本会得到战略物资,不抵抗也会给日本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你不想算,日本也会抢去。

确实是会被日本抢去,但是你动作大了,让日本人看到抵抗的强度了,那就不是长城抗战和淞沪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的那种最难受的结果了!

我摘的资料里面说了,张学良当时装备200架飞机,装甲车和大炮等陆战装备都比关东军好,也比蒋介石大部分军队好,民众基础也比关东军好,这些装备都和关东军拼了,就能延缓或者说给关东军一个教训,而不是向张学良这样拱手送出!

张学良自己都是这种败家子的德行,蒋介石的暧昧,这极大的激发了关东军和日本高层把战争进一步扩大争取更多利益的野心,这样使得苏联当时迅速决定先巴结日本,丢弃老蒋,我们的国际局面进一步恶化,苏联的援助要等几年后的七七抗战之后了,但日本羽翼已经养成了,那样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继续扩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い号作战”从4月7日开始进行,参加的除了第三舰队的184架舰载机以外,还有第11航空舰队的88架零战,27架九九式舰爆和72架一式陆攻,4架侦察机等191架飞机,总共375架。

好可怜的数字,这是当时海军在所罗门方向能抽出来的舰载和陆基飞机的总和。当年袭击珍珠港时,光舰载机的数量就超过350架,中途岛海战时第一波攻击队就是108架,还有一百多架在待命,可这仗打了不到一年半,大日本海军越打越抽抽,就为了指挥这四百架不到飞机,还需要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亲自出马才能摆平。

没有办法,日本本来就没有能够支持他和最大的工业强国美国进行一场全面现代战争所必需的工业能力,更不要说开战以后美国全力以赴地在切断海岛国家日本的原料进口和武器出口方面了。南洋方面日本所掌握的原油,铝矾土,橡胶,铁矿石,铜矿石等全部都很快地恢复甚至超过了战前的生产水平,可是无法运回国内。本来就不足的船舱成批成批地被陆海军征用以后给美军的飞机和潜水艇沉到海底,用于支持战争能够继续进行所需再生产物资的船只也已经是寸步难行了。1943年以后,取缔非法走私贩运的美军城管潜水艇的活动场所早已跨越太平洋,进入了东海,黄海。在大连湾和朝鲜半岛西岸都出现了鬼畜的城管,军舰还不是每天都沉,但不沉船的日子是没有的。

不仅船没有了,连船员都没了,日本人在《船员法》后面又添加了一个“特令”,把船员年龄放宽到了“厨房,清扫部门14岁,锅炉等重劳动16岁”,大批在和平年代只能看作还是儿童的孩子们被征召上船,参加战争。家住横浜市的西村二三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手记《海怎么那么深》中写道:

“当时的社会风潮就是那样,农民的老二老三要不然就是去参加‘满蒙开拓义勇军’,要不然就是去陆海军的少年学校,农民家老六的我,14岁一到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海军省的船员养成所”。

经过半年培训,14岁的西村上了被陆军征用的5,857吨的“日纪丸”,在新几内亚岛附近被美军潜水艇击沉,第二艘是6,859吨的“日祐丸”,这次是在台湾的高雄被美国飞机击沉,两次被击沉西村都活了下来,但是每次都有十名以上的同龄少年船员丧生,西村手记的结束语是:“走出家门,作为海的战士保卫祖国的我们只有14岁”。

太平洋战争就是一场在战争能力上绝对不对称的战争,好赌的山本五十六也就只能将就着下赌注了。

和南云忠一一样,山本也是个悲剧性人物。从来没有当过舰队司令,只有过一年的舰长经验的山本五十六,长期从事军政工作,根本没有从事过军令工作。当初来当联合舰队司令就是一种临时的措施,因为主战的右翼们扬言要暗杀反对三国同盟的山本海军次官。问题是谁都想不到这位根本就不懂作战的山本还就很敬业地弄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珍珠港作战计划出来,更大的问题是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居然还严重成功,这一下本来是作战的外行的山本五十六就成了作战的行家,被军部打造成了一个天文地理头顶脚底无所不知战无不胜半人半神的怪物。

光环的下面是阴影,实际上是太平洋战争中的海战除珍珠港外,只要有山本五十六亲自跟着掺和的战斗没有取胜的,“い号作战”当然也不会例外。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0972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08: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南京南京》

万丹的博客

发表于 2009-05-02 10:09:45 看来这片子是红了。但我是不看的。

  
   1、不想老被宣传:“我们真的被打了!”好象小孩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找到爸妈,把伤口一亮,抹着眼泪说,“我被打了!55555555”。打就打了吧,一来国际上早有定论,人家是侵略是战犯,杀的杀关的关赔的赔,都处理过了啊。自己不要别人赔,怪谁?二来,还是不舒服?那打回来啊。又不打,只知道哭。要是我孩子,早被我亲手给教育了!

   再说了,淞沪战役怎么不拍,武汉会战怎么不怕,血战常德怎么不拍,远征军怎么不拍?老拍这个被人狠打的历史干吗?还想索赔吗?
  2、最不想看“日本人也是人”这个角度拍的电影(注:本文中的日本人,日寇,特指抗战时期的日本人。与当代日本人是两个范围。我本人并不仇日,并且是日本优质商品的拥护者。)。从我懂事以来,看国内抗战影视剧,都有日寇拿着家人照片哭的场面。其实有这个场面并不能减弱他们是兽军的本质,就像我们的贪官可以是好父亲是一个道理,他们高尚到甚至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贪到不判死刑都不行。
  3、最烦中国人自以为懂日本人,特别理解特别体贴地为日本人的人性而招魂。所以还设计了日寇杀人杀到不好意思而自杀,YY性格莫过如此。
  如果有机会的话,建议看看邓贤写的书《日落东方》(http://www.lcread.com/bookPage/25407/25407dr.html),或以“淞沪大决战”为名发表在1995年《当代》杂志第一期的纪实文学。当时的日本是全民狂热支持侵略中国的,包括无产阶级在内。女人当慰安妇也完全自觉自愿,捐身体的热情绝不亚于我们向灾区捐款。在这种全民运动中,即使有清醒者,其数量之少也只有文革时的张志新可以相比了。

  4、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真的抵抗了吗?小规模自发的抵抗一定是有的。但是大范围的呢?如华沙起义般的抵抗呢?是一定没有的。三十万人被不紧不慢地杀掉,多少人是被刀砍,被草绳串着赶进长江。。。

   支持YY,但不支持这种YY。其恶劣程度之甚,还不如下AVYY来得靠谱。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3002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军在最后绝望时候表现也算是可以了:

阿图岛守备队在司令官山崎保代大佐的指挥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死后两级特进为陆军中将的山崎保代大佐)

中国人应该熟悉这位山崎大佐,在1928年北伐战争时发生的由当时驻济南武官,后来的香港总督,1946年9月30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的乙级战犯酒井隆挑起的济南五三惨案中,当时山崎保代是参加大屠杀的第15联队的少佐大队长。





(香港进城式中的酒井隆)

可是当时的中华没有力量为被惨杀的蔡公时公使等上万名中华子民伸冤,而现在是美国人让山崎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但是山崎们还是坚持了18天,到5月29日还剩一千余人的守岛日军绝望地进行了“玉碎冲锋”。

一般说来日本陆军的冲锋分两种,一种是通常的冲锋,一种是万岁冲锋。通常冲锋时一般不乱喊乱叫,而是以轻机枪为中心,七八个人的集团,用手势,眼神配合往前冲,万岁冲锋就是像旅顺口203高地那样的破罐子破摔式的人海战术。从阿图岛之后,又多了一种新的“玉碎冲锋”形式。

借用一位美军连长的回忆来说明这种“玉碎冲锋”是怎么回事:

“队伍最前头的可能就是山崎部队长,右手拿着一把日本刀,左手拿着一面太阳旗,他们没有奔跑,是大踏步地在朝我们走来,嘴里吼着一些不连贯的音节,我一枪击中了部队长,他倒了下去,一会儿又爬了起来,这时另一颗子弹击中了部队长的左腕,左腕垂了下来,部队长改用右手握着日本刀和太阳旗,……”。

战后日本人收拾遗骨时也确认了山崎保代确实是冲在了第一个。

谷荻那华雄大佐的“大本营发表”是:“山崎大佐自始自终没有请求过一兵一卒的增援”。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2713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11:32 , Processed in 0.40509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