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67|回复: 2

[【其它】] 毛尖说《读书》风波:不会这样过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0 21: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尖说《读书》风波:不会这样过去
  毛尖
  汪晖黄平编了十一年《读书》,终于还是被阳谋了免去主编。听说三联领导去《读书》编辑部宣布决议时,遭到了绝大多数编辑的抵制,消息从北京传到上海的时候,恰有台风过境,但就像所有的台风,《读书》风波在媒体上走过一轮之后,好像要过去了。接下来,就该三联大鸣大放地庆祝“生活书店”成立七十五周年,到那时,三联会有很多机会抹平《读书》换帅引来的负面效应。
  但是,事情不会就这样过去。风雨十年,《读书》早就不仅是一本刊物,在无声的中国,它拒绝做太监,也拒绝兴奋剂。所以,这些年的《读书》的确不是那么好看,不是梦之队没有金瓶梅,不够肉身不够平民,但是,全球化和亚洲问题可以用梦幻的语气说吗?二十世纪的战争与革命能用蒙太奇排演?金融危机三农危机医疗改革社保问题,能整得眼神迷离如泣如诉吗?前头有恐怖主义,后面有生态危机,谁这个时候哭泣,谁就永远哭泣,《读书》几乎连唱国际歌的时间都没有,二十世纪已经终结,如何把大转变前的成果和教训抢救出来?
  这些年,《读书》奔波在国际问题和中国困境的第一线,我承认,我个人的阅读史跟不上《读书》,我买《读书》,但常常看不完,但是,我想我们前后几代人,都会仅仅因为《读书》的存在而获得形而上力量,就像少年时代贴在教室墙上的鲁迅,成为我们整个青春期背后的目光。
  事情不会就这样过去。如果新自由主义还没有全面凯歌,如果“新左派运动”还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威慑力,如果社会主义依然是一种理想,那么,用一个被糟蹋了的词,汪晖黄平就代表着这个时代最热烈的“中国心”,而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三联对《读书》的收编,到底按的什么心?
  道路还非常漫长,年轻的三联书店因为在共产党前史阶段的卓越工作,为自己赢得了崇高地位,那个年代,参加三联就意味着参加革命,而早年三联退休下来的人员也享受中共中央离休干部的待遇,所以,让我们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三联的“《读书》事件”吧,他们从历史经验出发,顶着舆论的压力和群众的不理解,要把汪晖黄平保护起来,短兵相接的事情就让更年轻的同志来吧,你们,当代中国最有批评能量的两位知识分子,暂时回到马克思的工作。
  事情不会就这样过去。如果超男超女能成为中国的现实,那么,即便是最粉嘟嘟的做法,天南地北,一代又一代的《读书》读者也将把新的《读书》押送到不断革命的航程里。这个,就算一个普通读者的祝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0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哪里得到的上述文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08: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看过,在这边的联合电子报上。。。这里也有http://www.xici.net/b381554/d5584511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02:45 , Processed in 0.3021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