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82|回复: 0

[【心情日记】] 承认“不可能根治沙尘暴”彰现理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9 1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对近日北方地区出现的沙尘天气,媒体的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防沙办主任刘拓。刘拓表示,由于沙尘天气需要的两大条件——强劲的气流和干燥裸露的沙尘源,都无法得到根除,所以“注定在我国不可能根治沙尘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刘拓主任的表态从表面上看,似乎少了一些“人定胜天”的豪迈,这显然与很多人的期望有差距。长期以来,大家对我国北方地区肆虐的沙尘暴,可以说深恶痛绝恨不能灭之而后快。在这样的心理期望值之下,沙尘天气一年年地反复出现,往往被认为责任全在政府,是政府的防沙工作乏力。因此,刘拓主任今天能讲出此话,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沙尘暴要不要治理?当然要,而且还要大力治理。但花大力气去治理沙尘暴,并不意味着就能彻底根治它。正如刘拓主任给我们所指出的,我国属于中亚沙尘暴多发区的一部分,除了境内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 还受着众多境外沙尘源头的严重影响。想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之下,让这些沙尘源头彻底“人间蒸发”,不是真正以科学的精神去行事,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根治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愿望。完全从感情的角度来考虑,我也希望这一愿望能够实现。但具体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时,却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规律,否则可能不但实现不了愿望,还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过去,党和政府曾带领广大群众,展开过一场治沙“人民战争”,并提出“向沙漠进军”的口号。然而一连串的实践经验证明,我们与沙漠之间的利益纷争,绝非几嘲速决战”就可解决的。

承认“不可能根治沙尘暴”,绝不是对沙尘暴的畏惧心态,而是在科学面前的头脑清醒。事实上,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然后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治沙办法,实现趋利避害的最佳效果。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植被覆盖,以及其他一些科学的办法,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减轻它的强度和危害。用这样的方法治理沙尘暴,尽管可能永远无法根治它,却至少能实现良性循环。

国家林业局防沙办的负责人,公开表示“不可能根治沙尘暴”,也不意味着对自身责任的推卸。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担负防沙责任的各级政府部门,只有明确“不可能根治沙尘暴”后,才有可能正确地划定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完成自己分到的任务,并就工作成效接受相应的问责。对不能实现、不应去做的事了然与心,对能够做到、必须做到的事尽力而为,正是政府执政理性的鲜明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10:39 , Processed in 0.2814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