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70|回复: 19

[【读书进行时】] 找书为读书丨《红楼求真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10: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着”意为“将就、凑合”

《红楼梦》第四回:“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甲己庚蒙列作“能着”,舒作“憹着”,戚作“去寄”,觉程作“且”。)
第三十二回:“还说打的粗,且在别处能着使罢。”(庚蒙列杨觉作“能着”,己作“能自”,戚作“哝着”,舒作“侬着”,程作“将就”。)
第三十七回:“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己庚舒蒙觉作“能着”,戚列作“哝着”,杨作“浓着”,程作“将就着”。)
第六十八回:“我劝你能着些罢,咱们又不是明媒正娶来的。”(己庚杨列觉程甲作“能着”,蒙戚作“省着”,程乙作“耐着”。)
第七十五回:“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蒙列杨觉程甲作“能着”,戚程乙作“哝着”,庚作“我着”。)

能着、侬着、浓着、哝着、脓着、憹着,是同一口语词汇的不同写法,意为将就、凑合。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小说释词:“揪採”

《红楼梦》第六回:“那些人听了,都不揪採。”
甲己庚蒙杨:揪採;
舒:瞅睬;
戚:揪睬;
觉程甲:採他;
程乙:理他。

揪採、瞅睬、揪睬、偢睬、偢采,都是同一词语的不同写法,意为理睬。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释词:足的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生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
己庚:足的;
舒:只的;
蒙戚:促的;
列:须得;
觉杨程甲:到底。

第十九回:“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的吐了才好。”
己庚蒙戚舒觉:足的;
杨程甲:闹的;
列:疼的。

第三十九回:“贾母足的看着火光熄了,方领众人进来。”
己庚舒觉列:足的;
蒙:足等;
杨程甲:足足的;
戚:看着真的。

第三十九回:“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足的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
己庚舒列:足的;
蒙杨程甲:到底;
戚:真的;
觉:捉。

第四十五回:“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彀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
庚蒙:足的;
杨觉程甲:足足的;
列:定的;
戚:可怜不彀用,因有个小子,又添了十两。

第五十九回:“又要给宝玉吹汤,你说可笑死人了。我见他一进来,我就告诉那些规矩,他只不信,只要强做知道的,足的讨个没趣儿。”
己庚戚:足的;
列:只要强作知道是的讨了没趣儿;
杨:到底;
蒙觉程甲:又要给宝玉吹汤,讨个没趣儿。

第六十二回:“我说你太淘气了,足的了淘出个故事来才罢。”
己庚杨:足的;
蒙觉程甲:总要;
戚:到底;
列:到的。

“足的”一词在其他古代白话小说中尚未发现,它的意思与“到底”“还是”等比较接近。合理的逻辑推论:祖本都是“足的”,只是由于该词生僻,抄写者或整理者据上下文意作了改动。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16: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复身”

《红楼梦》第六回:“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阿凤指示。”
甲己庚蒙戚舒杨:“复身”。
觉程甲程乙:“转回来”。

第十四回:“(水溶)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甲己庚蒙戚舒列觉杨:“复身”。
程甲程乙:“复亲身”。

第七十八回:“宝玉自立了半天,别无法术,只得复身进入园中。”
庚觉程甲:“复身”。
蒙戚杨:“翻身”。
列:“复回身”。

《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姐见话不投机,复身向楼上便走。”

《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牛奶奶带着侄子复身走出来。”
第四十一回:“少卿复身进去,将这一番话向沈琼枝说了。”
五十一回:“徘徊了一回,复身上船来安歇。”

“复身”,意为转身、回身。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4: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难解词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
己庚蒙戚舒列杨:“上个俊儿”。
觉:“上个进儿”。
程甲程乙:“尝个新儿”。
“上个俊儿”,全书中仅此一见,其确切含义和出处不详。

第三十八回:“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到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庚蒙戚觉:“从神儿”。
己:“漎神儿”。
杨:“纵神”。
列:“见神鬼”。
舒:“从神鬼”。
程甲程乙:“神鬼”。
“从神儿”,全书中仅此一见,其确切含义和出处不详。

第七十回:“我们奶奶不顽,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
己庚蒙列杨:“宾住”。
戚:“摈住”。
觉:“冰住”。
程甲程乙:“拘住”。
“宾住”,全书中仅此一见,其确切含义和出处不详。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邾娄孙甲智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4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释词:越性

1.《红楼梦》第十五回:“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越性都推给奶奶了。”
甲己庚蒙:越性;
舒列:“索性”。
杨:“素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2.第十五回:“你要在这里旷,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罢了,明儿可是定要走的了。”
甲己庚舒蒙:“越性”。
杨列:“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3.第十九回:“却说宝玉自出了门,他房中这些丫鬟们都越性恣意的顽笑。”
己庚蒙戚程甲:“越性”。
列:“越”。
舒杨:“越发”。
觉:“任性”。

4.第二十回:“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
己庚蒙列戚:“越性”。
舒杨程甲:“索性”。
觉:“越发”。

5.第二十一回:“今忽见宝玉如此,料他心回意转,便越性不睬他。”
庚舒蒙戚觉:“越性”。
杨列程甲:“索性”。

6.第二十七回:“想了一想,越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
甲蒙戚:“越性”。
庚舒杨觉列程甲:“索性”。

7.第三十三回:“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
己庚舒蒙戚杨:“越性”。
列觉程甲:“索性”。

8.第三十四回:“今儿越发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
己庚舒蒙戚:“越性”。
列杨觉程甲:“索性”。

9.第三十七回:“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
己庚舒蒙戚:“越性”。
杨列:“索性”。
觉程甲:“爽性”。

10.第三十七回:“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
己庚蒙戚:“越性”。
舒:“越发”。
杨列:“索性”。
觉程甲:“爽性”。

11.第三十七回:“既这样,越性编出个次序先后来。”
己庚舒蒙戚:“越性”。
杨列:“索性”。
觉程甲:“一发”。

12.第三十九回:“明儿若不交了来,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罢。”
己庚蒙列戚:“越性”。
舒:“越发”。
杨:“索性”。
觉程甲:“爽性”。

13.第四十回:“恐怕老太太高兴,越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
己庚舒蒙戚列:“越性”。
杨:“索性”。
觉程甲:“越发”。

14.第四十三回:“这件事我交给珍哥媳妇了,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15.第四十三回:“说着,越性加了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茗烟越发不得主意,只得紧紧跟着。”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16.第四十四回:“那丫头本来伶俐,见躲不过了,越性跑了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的”。

17.第四十六回:“越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18.第四十六回:“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19.第四十八回:“所以趁着机会,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20.第四十八回:“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
庚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21.第四十九回:“越性等几天,他们新来的混熟了,咱们邀上他们岂不好?”
庚蒙列程甲:“索性”。
戚:“率性”。
觉:“越发”。

22.第五十二回:“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
庚杨列:“越性”。
蒙:“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越发”。

23.第五十五回:“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
庚:“越性”。
杨蒙:“索性”。
戚:“率性”。
觉列程甲:“越发”。

24.第五十七回:“不如把那一两银子明儿也越性给了他们,倒都歇心。”
己庚:“越性”。
杨列:“索性”。
戚:“率性”。
觉蒙程甲无此句。

25.第五十九回:“莺儿便又采些柳条,越性坐在山石上编起来。”
己庚戚:“越性”。
觉杨蒙列程甲:“索性”。

26.第六十三回:“这会子关了门,人到疑惑,越性再等一等。”
己觉蒙戚杨:“越性”。
庚:“起性”。
列程甲:“索性”。

27.第六十九回:“秋桐更又得意,越性走到他窗户根底下大哭大骂起来。”
己庚杨蒙戚:“越性”。
列:“索性”。
觉程甲:“越发”。

28.第七十四回:“越性多押二百,咱们也要使呢。”
庚杨蒙戚列:“越性”。
觉程甲:“越发”。

29.第七十四回:“平儿见了这般……带着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住,越性将房门掩了,自己坐在台矶上,所有的
人一个不许进去。”
庚蒙戚列:“越性”。
杨觉程甲:“越发”。

30.第七十四回:“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
蒙戚杨列:“越性”。
庚:“越”。
觉程甲:“所以大家搜一搜”,无此二字。

31.第七十四回:“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如今越性了不得了。”
庚蒙戚列:“越性”。
觉杨程甲:“越发”。

32.第七十六回:“往年你老爷们不在家,咱们越性请过姨太太来,大家赏月,却十分热闹。”
庚蒙戚杨:“随性”。
列:“还”。
觉程甲:“越发”。

33.第七十六回:“既这样,你就越性别送,陪着我罢了。你叫蓉儿媳妇送去。”
庚:“越性”。
蒙杨列:“索性”。
戚:“率性”。
觉程甲:“你就别送”,无此二字。

34.第七十七回:“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庚列:“越性”。
蒙:“索姓”。
杨:“索性”。
戚:“率性”。
觉:“越发”。
程甲此处文字不同,无此句。

35.第七十八回:“若使不得,越性涂了,我再想别的意思出来,再另措词。”
庚蒙戚杨:“越性”。
觉列:“越发”。
程甲:“索性”。

36.第七十九回:“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
庚:“越性”。
觉蒙杨列程甲:“索性”。
戚:“率性”。

庚辰本中“越性”与“越发”同时并用,二者意思不同,用“越发”的地方不能用“越性”来代替,“越性”也不能更换成“越发”。第七十四回“如今越性了不得了”是孤证。
“越性”意为“索性,干脆”,可能与吴语的“有心”(也写作“有星”“由性”)有关。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释词:滴

《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滴,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
【庚列作“滴”。舒杨觉程甲作“摘”。蒙戚作“拨”。】

《明清吴语词典》引《乾隆宝山县志》:“扚,音的,俗呼手掐物也。”
《汉语方言大词典》引应钟《甬言稽古·释动作》:“《说文·手部》:‘摕,撮取也。’都计切。撮者,《说文》云:;‘二指撮也。’‘摕’声促转入,音如滴。甬语,凡以拇食两指爪对掐以取,谓之滴。”


(庚辰本书影)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愧

《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庚列杨作“讨愧”。舒蒙戚作“惭愧”。觉程甲作“羞愧”。】

《绿野仙踪》第六十七回:“(温如玉)越想越后悔,心上讨愧的不得了。”第九十八回:“总由你我没有把持,自己讨愧罢了。”

《歧路灯》第三回:“少读几年书,到底自己讨愧,对人说不出来。”

讨愧,即惭愧、抱愧。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果位”而不说“地位”,委婉而诙谐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贾母的话:“我知道你们这几个都是财主,果位虽低,钱却比他们多。”
【“果位”的异文:庚蒙列作“果位”;戚作“分位”;觉程甲作“位”;杨无此二字。】

“果位”,佛教词语,即佛果之位,指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小乘声闻乘中将见道以后的证果分成四个阶位,称为四果,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贾母这里用“果位”,是有意避免直接点明主仆之分的委婉而诙谐的说法。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08: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快”与“爽快”

《红楼梦》第六回:“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第四十六回:“你这么个响快人,怎么又这样积粘起来?”

响快,指人的性格爽快。《汉语方言大词典》:“响快:〈形〉爽快。”(中华书局,1999年,第4102页)

第十回:“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

爽快,指人身体舒适。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08: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〇“分辩”亦可作“分辨”

《红楼梦》庚辰本第二十回:“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

《汉语大词典》释“分辨”即有“辩白”一义。

宋·沈括《梦溪笔谈·谬误》:“囚如吏言,分辨不已。”

元·杨梓《霍光鬼谏》:“慨君王圣怒难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金朝奉却待分辨,二人毫不理他。”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〇“高照”即“烛台、灯笼”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三回:“那丹墀中高照点了一百二十对。那高照又有些妙处,也不知是生来的好,也不知是制作得好,风越大,灯越明。”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

《廿载繁华梦》第二回:“那妆奁到时,周有成打开闺仪录一看,不过是香案高照、台椅半副、马胡两张。”

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中下:“明孝宗诏论大小官员,日间宴会,荒废政事,夜晚饮酒,灯笼导送。今用高照本此。”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5: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〇 古人说的“实字”“虚字”是什么?

一种,“实字”“虚字”类似今天讲的“实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概念的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而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这一类较容易理解。

还有一种,清·费经虞《雅伦》卷十五《属对》引《对类》:“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有具体形体的名物词才称为实字。

卢德水评杜甫《秋兴八首》(其五):“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于句尾,如‘降王母’‘满函关’‘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

王嗣奭评杜甫《江亭送眉州辛别驾昇之得芜字》第五六句“沙晚低风蝶,天晴喜浴凫”云:“五六‘低’‘喜’皆虚字,昔人谓之诗眼。”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评《郊祀歌·练时日》云:“又妙在‘下’‘来’‘至’‘坐’‘留’并虚字,‘车’与‘斿’并实字。”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〇庚辰本原抄亦作“通用门”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

庚辰本原抄看似作“通用関”,后被人将“通用”二字圈掉,旁改“人事双”三字。其实庚辰本原抄亦作“通用门”,后人不明其意,臆改为“人事双关”时,将“通用”二字旁改为“人事双”,而于“门”内直接添写了“关”字。此“门”内的“关”字与下一行“赋景咏物两关着”的“关”,笔迹不同,而恰与“人事双”三字的笔迹相同。

明清时人对汉语字词进行分类,其中就有“通用”这样一个门类,所收的词往往为动词、形容词等,因为适用于一切门类,故称“通用门”。如朱元璋敕撰的《华夷译语》、明·陈侃《使琉球录》附录的《夷语》、明·胡宗宪《筹海图编》中《寄语杂类》、清·潘相《琉球人学见闻录》中《土音》、明·蔡清《易经蒙引》、明·卓明卿《卓氏藻林》、明·璩崑玉《古今类书纂要》、明·吴勉学《对类考注》,这些书中都有“通用”这样一个门类,或称“通用门”,或称“通用类”,或称“通用部”。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14: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〇这个“作案”不犯罪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对宝玉说:“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

清·黄生评杜甫《送远》诗:“题是《送远》,即《古别离》,而变其名耳。因借江淹诗作案,所谓‘古人情’者,即《古别离》之情也。”江淹有《古别离》诗。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三评阮籍《咏怀》(其二十)前两句“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起二句横空设一影作案。”卷十二评韩愈《桃源图》:“先叙画作案,次叙本事,中夹写一二,收入议,作归宿,抵一篇游记。”

《论语》:“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清·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卷八引李光地曰:“此二句亦是孔子语,如《微子》‘逸民’节亦然。记者提起作案,不然此语何来?如今史中论赞尚是此体。”记者,记录的人。

案,依据,根据。作案,即作为依据(凭据、根据、案据)。“情而不淫”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依据”,“作案”也就引申为“作借口”,所以警幻才说这是“饰非掩丑”。“为饰”与“作案”相对,互文见义。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4: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〇 “老家儿”是老北京话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对女婿王狗儿说:“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
【异文:庚作“你那老家之福”;己作“你那老家的福”;甲蒙戚作“你那老的福”;舒觉程甲作“那老的福”;杨作“你那老人家的福”;程乙作“老子娘的福”。】

齐如山《北京土话》释“老家儿”:“父母也。祖父母、伯叔婶母等都可称‘老家儿’。‘家儿’二字紧读为一。”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可算你父亲没白养你,只是你叫我们作老家儿的,心里怎么受啊?”第二十五回:“还是老家儿怎么说,我们怎么依着。”《儿女英雄传》是用道地的北京话写成的。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〇黛玉的心事终“虚化”,“虚花”,还是“虚话”?

《红楼梦》第五回《枉凝眉》曲:“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虚化”二字的异文:己庚舒杨作“虚化”;蒙戚作“虚花”;觉程甲作“虚话”。甲戌本原抄被涂,难以辨认,周汝昌辨作“须化”,且不论。】

陈熙中先生认为原文是“终虚花”。

后面唱惜春的第九支曲,名为《虚花悟》。虚花,佛教亦称“虚空华”、“空华”,喻指虚幻不实。古代常见,如:
宋·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文章一小技,富贵总虚花。”(《湖山类稿》卷一)
明·邹元标《家训》:“富贵轮流,转眼虚花。”(《愿学集》卷一)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四回:“想这富贵荣华,如汤泼雪,仔细算来一件无,多作了虚花惊梦。”
《金莲记》第十一出:“我想青眉粉黛,总属虚花;歌扇舞裙,终无结果。”(《六十种曲》)
明·胡文焕编《群英类选》清腔类卷八:“谁是荣来谁是贱,总是虚花。”

这个问题怕是难以定论。“虚花”固然常见,甚至也见于《红楼梦》本身,但仍难说必然。“虚化”意思也没问题,指宝黛的姻缘不能实现,最终化为一场虚空。


甲戌本书影


戚宁本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1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〇古代诗文“着迹”好不好?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宝玉批评清客相公们给“蘅芜苑”所题的对联:“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

“着迹”易被误解为按照当前形迹、按照实际。这样理解恰与宝玉的话龃龉:宝玉明明说这里没有这些,清客相公们这样说那就应该说是“不着迹”才对。

其实不然,“着迹”、“不着迹”,在古代诗文评中常见。

宋·文天祥《五色赋记》:“惟‘月明千里’,得‘白’之神。曰‘雪’曰‘火’曰‘血’,皆不免着迹。”

元·杨载《诗法家数》:“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虽死事亦当活用。”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宋》:“中唐钱起题雪,虽稍着迹,而声调宏朗,足嗣开元。”

明·齐彪佳《远山堂剧品》评《相思谱》(南北九折):“但我辈有情,自能穷天罄地,出有入无,乃借相思鬼絪缊使作合,反觉着迹耳。”

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弗’字太着意,二‘而’字太着迹。”

清·蔡钧《诗法指南》:“惟吟‘风’最难工。如唐人韩琮诗:……句句切题而不着迹。”

《汉语大词典》第9卷:“【着迹】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第170页)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〇贾政岂敢说“残犁”?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犁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残犁”,己庚舒列杨同。蒙戚作“残黎”。觉程甲作“残年”。】

“犁”通“黎(黑色)”,“犁老”指老人(因老人面色黎黑)。“残黎”指经历战乱等灾难之后残留下来的疲弊的民众。“残黎”作为一个词,出现甚晚,明代以前的古籍中尚未出现,当然也没有“残犁”一词。

贾家的家世地位显赫,跟“残黎”二字根本沾不上边儿。更大的问题是,贾政歌功颂德还唯恐不及,岂敢用“残黎”这样的词来“抹黑”太平盛世?

原文应该是“残年”。贾政的意思很明确:希望元春不要因挂念年老的父母而心中抑郁烦闷,而要自加珍爱,兢兢业业,侍候皇上。第五回写探春的曲子《分骨肉》:“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意思相同。

“年”常写作“秊”,或“残秊”误作“残犁”,又改作了“残黎”。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17: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忙,多日没来做笔记了,惭愧!

〇“上日”是明清时习语

《红楼梦》第十四回,北静王“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祭。”

第二十八回:“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

第三十五回,袭人“自己方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

第三十七回:“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

第六十二回,宝玉“因又想起上日平儿也是意外想不到的,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

第七十七回:“上日又见入画已去,今日又见司棋亦走。”

《梼杌闲评》第十五回:“上日借的银子,叫请奶奶早些还他。”

《绿牡丹全传》第六十三回:“花振芳上日同巴氏兄弟所劫王伦家十五个包裹。”第六十四回:“上日狄卿迎朕遇奸,若非圣僧皆为,朕不知何日还朝。”

《万花楼演义》第二十回:“况狄青狄太后一脉之亲,上日彼来探望。”第三十七回:“有王龙守门兵上日急赶至三关。”第六十一回:“刘太后于上日圣驾出王城之后,自用白绫缢死于宫中矣。”

可见“上日”是当时习语,意为“前些日子”,“前不久”。

见陈熙中先生《红楼求真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1 18:36 , Processed in 0.2878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